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暖聞熱評·閃耀職業高光)

人民日報:心系百姓天地寬

楊文明
2018年09月12日06: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物】“明星村官”周忠蓮

  【故事】把一個全縣出名的“臟亂差”村改造成“全國生態文化村”,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環溪村村主任周忠蓮帶領村民奮斗了近10年。為了說服動員村民進行整治拆遷,她挨家挨戶做“飯桌上的拆遷動員”﹔為了盤活環溪經濟,她又帶頭開辦民宿。曾經的環溪村,“臭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河道是垃圾的家,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河道清潔有魚蝦,室內現代化,室外四季開百花,家家戶戶美如畫”。看著自己和全村人一點一滴奮斗出來的新環溪,“明星村官”周忠蓮說,自己和大家一起找到了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點評】

  環溪村是幸運的。這裡是《愛蓮說》作者、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后人聚居之地,有著歷史的厚重﹔而碰上肯干、會干的村主任周忠蓮,環溪村又抓住了鄉村振興的機遇。

  美麗環溪,來之不易。村容整治涉及重新規劃,甚至還要拆遷,動的是實實在在的個人利益。為了說服村民,周忠蓮和村書記周忠平長期“攻堅”,村干部趕著大家午飯、晚飯的空當,做“飯桌上的拆遷動員”。別人把她趕出去,周忠蓮就坐在門口等,一戶人家要反復上門做十幾次甚至幾十次工作。一戶一戶走訪,一家一家做工作,才有了環溪村的今天。建設美麗鄉村,離不開周忠蓮這樣的苦干。

  隻有苦干,也不一定會有環溪村的巨變。先治水再治村,不斷挖掘“清蓮文化”,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這是頭腦﹔請村裡孩子作為衛生督查員,一到周末就組織他們到衛生示范戶家中參觀,於是家家爭當“最美庭院”,這是方法﹔專門成立公司統一管理民宿,審批合格才能持証營業,客源按順序分配到各個民宿,這是眼光。頭腦、方法、眼光的背后,是抓住了浙江省實施“千萬工程”、全國實施鄉村振興的機遇。可見,除了肯干、苦干,周忠蓮還會干。

  這幾年,各地的不少明星村落,都不乏周忠蓮這樣苦干、會干的村干部。現實中,有些明星村也會被人質疑是試點建設項目集中的“堆盆景”。可一位縣級部門負責同志的解釋值得玩味:“有項目為什麼就想到這個村?是因為這個村干部能力強,班子團結、村民配合,能夠保証各項舉措及時落地。換個村,且不說願不願意干,就是想干也未必整得成。”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振興,村干部不就是稀缺的管理人才嗎?讀懂明星村官,正有助於讀懂鄉村振興的密碼。

  農村要發展,需要好的帶頭人。無數村干部正奮戰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最前線,向他們致意,也要給他們關注和支持,既提供干事創業的平台,又給予物質精神的激勵,才能讓發展活力在祖國大地最基層不斷激蕩升騰。

  【網言網語】

  環溪村不等不靠,思路決定出路。美麗鄉村,美麗經濟,美麗環溪,美夢成真。

  ——@雨璇 

  功夫不負有心人,隻有奮斗,才能讓干部干事名副其實。

  ——@星空之語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12日 09 版)

(責編:馮粒、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