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隨筆:在朗誦中聆聽文化心聲

石  羚
2018年08月22日04: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忙碌了一天,在睡前赴一場聲音的邀約,伴著輕柔的音樂,讓中外名家的名言雋語款款流動:“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塵土受到損辱,卻以她的花朵來報答。”……近來,一些主打名作朗讀的微信公眾號愈發獲得人們的青睞。一群朗誦愛好者聚在一起,或自己獻聲、或邀請名家,甚至還有奶聲奶氣的孩子,他們共同種下一小片文學的自留地,為生活保有一個詩意的空間。

  如果說,文字的震撼起自視覺,那麼朗讀則充當了文字的“擴音器”。借朗讀者之口,文字的平仄起伏、人物的喜怒哀樂直抵心靈。正如近來熱播的電視節目《朗讀者》《信中國》,嘉賓的朗讀,講出了動人的故事,激活了塵封的歲月。透過朗讀,作者、讀者、聽者如處一室,文字蘊藏的精神世界和受眾的心靈空間完美契合。透過朗誦,我們仿佛“聲臨其境”——文學的意境、作者的心境與寫作的環境,照亮了現實的語境。

  很多脫口而出的句子、沉潛玩味的片段,源自少時課堂上的反復朗誦。可見,朗讀便於記憶。但朗讀不隻為了記憶。中國古代的朗讀被稱為“吟誦”,需以聲腔吟詠,如歌唱一般。古人認為教育孩子,當“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可見,詩文吟誦和禮樂之教不可分割,不僅要體會美感、開啟智慧,也要教化心靈、調理性情。從“人生識字憂患始”,到“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才是“讀”的深意。就現代人而言,古音古調難以復刻,但不妨抽點時間出聲讀書、用心讀書,或許能在朗讀中“變化氣質”。

  不少人會認為自己沒有朗誦的雅趣和閑暇,會抱怨沒有“低音炮”“百靈鳥”式的嗓音。事實上,朗讀用不著炫技,也不必執著於朗誦腔,隻要用心,自然的停頓、起伏就是一種獨家解讀,就是對原文的 “二次創作”。加之近來,有城市將電話亭改造為可供錄音的朗讀亭﹔有網友發起“讀睡節”,號召人們讀首詩再睡覺﹔而移動音頻平台讓大批文學愛好者成為主播……線上線下共同發力,為朗讀拓展了更多的空間與可能。或許在未來,朗讀將不再是一種小眾愛好。

  “讀”的另一面是“聽”,聆聽何嘗不也是一種閱讀?“音頻是移動互聯網的唯一伴隨性媒體”,或走或臥或飲或食,並不耽誤戴上耳機。2017年,中國有聲閱讀市場跨越了40億元大關,其中不乏朗讀類音頻的貢獻。當我們習慣了靜默無聲地坐著看書時,諦聽書聲開啟了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延展了日常生活中的閱讀時間。甚至有人說:有聲閱讀掀起了一場閱讀革命。畢竟,在爭奪人們的碎片化時間上,聽書比看書更方便、更愉悅。

  出聲朗誦綿延了古老的學習法門,“有聲閱讀”則站在了知識付費的新風口。除了用目看,用嘴念、用耳聽,使閱讀體驗更豐富。從一目十行看,到一字一句品﹔從理性地、技術化地分析文本,到感性地、直覺地捕捉文氣﹔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再到“聽書”……朗讀與聆聽改變了閱讀方式。但朗讀愛好者和聽書“發燒友”,共同保留著對知識的渴望,對文化的守護,閱讀的本質始終如一。甚至可以說,他們構成了社會的文化之根,有了他們,整個社會的文化之樹才會枝繁葉茂。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希望更多人能傾聽書本的“知識跫音”,吟哦出自己的“文化心聲”。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22日 05 版)

(責編:岳弘彬、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