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現場評論·我在長江·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

人民日報現場評論:文化長江,不光需要地標

石  羚
2018年08月14日04: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如果每一個微小的文化景觀都能聚攏人氣,造就一個個頗具影響的文化小鎮、文化城市乃至文化強省就都有了底氣

  

  “八百裡皖江”孕育出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的巔峰之作﹔“老生三鼎甲”之首程長庚,唱響了京劇藝術的“第一樂章”﹔新文化運動中,安徽人是《新青年》雜志的早期作者和讀者群,展現了新益求新的氣質﹔改革開放初期,安慶人創造了“窗口經濟”,彰顯出勇立潮頭的膽識。當然,除了大人物、大敘事,在江邊看到的小建筑、小故事也同樣動人。

  在長江銅陵段的一個廢棄碼頭上,建起了一座微型圖書館,宛如江上懸浮的盒子。外嵌毛石,內飾修竹,以書架為牆,以階梯為椅,環境幽靜。附近不少孩子選擇到這兒讀書、自習,累了就漫步濱江,或騁目遠眺。據介紹,這樣的閱讀點有40多個,分散在銅陵的各個角落。

  而在池州陵陽,一座由舊糧倉改造的糧票博物館正在接待游客,20萬張糧票記錄了物資匱乏年代的生活光影。行走間,隔壁傳來了黃梅戲《呂洞賓戲牡丹》的樂音,這是藝術大師嚴鳳英和王少舫的代表作,而現在正由一群年過六旬的業余藝人表演,鼓師說:這裡的每一個演員,手裡都拿過鋤頭。放下鋤頭,穿上行頭,他們在這方免費的舞台上,盡享晚年之樂。

  “由地而生”是這兩個文化空間的共同理念。糧倉與糧票搭配,加上農具陳列,相得益彰﹔濱江閱讀點保留碼頭舊貌,頂層觀江,下層閱書,在景觀和意義上都很熨帖。在原有景觀的基礎上加工改造,既賦予建筑第二次生命,也省去了不少拆除重建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它破除了這樣一種誤區:挖掘地域文化,就等於追溯歷史名人、搜集詩詞曲畫,恨不得當地還有現成的原生特色建筑群落。事實上,相比耳熟能詳的黃鶴樓、屈子祠和蘇州園林,隨處可見的糧倉、碼頭、古老村落、廢棄廠房,雖未享名甚至默默無聞,卻同樣作為特定年代的典型場所,保留著幾代人的生活記憶。隻要找到好的文化切口、因地制宜加以改造,照樣能夠“文氣斐然”。

  “由地而生”的反面是“憑空而生”。我們不時能看到,一些地方忽略實際,不深挖地域資源,不展示文化特色,打造一些假大空的所謂“文化工程”,結果人跡寥寥。反觀面積僅500平方米,藏書僅5000余冊的濱江閱讀點,座位常常滿滿當當﹔博物館旁的小小戲台,老人們的演唱稱不上精彩,卻顯現出民間文化舒展的根脈力量。這些文化空間展現出的活力,來自於人氣。正如經典由古人寫就,但因為不斷尋到當代的知音而歷久彌新﹔舊物已為陳跡,但被藏家逐一勾稽,在展台上便能讓一段歷史保持鮮活﹔戲韻悠長,隻要有人演唱,那千百年孕育的唱腔就不會成為故曲遺音——文化,因為人的參與而成為一泓活水。如果每一個微小的文化景觀都能聚攏人氣,造就一個個頗具影響的文化小鎮、文化城市乃至文化強省就都有了底氣。

  被稱為“金融會客廳”的上海建投書店,頻繁舉辦主題體驗活動的蘇州博物館,老城區裡搞時尚的漢口文創谷等別具特色的文化場所,讓人們在日常逛街、閱讀、思考、飲食的過程中,被文化的悠遠、創意和美妙所熏陶。可見,文化長江,既要有文化地標,更要有觸手可及的“文化小屋”。隻要每一個文化空間開始與人相互涵養,釋放出思想、道德、科技、文藝的力量,文化長江就能永葆生機。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4日 05 版)

(責編:馮人綦、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