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現場評論·我在長江)

人民日報現場評論:怎樣下好港口“一盤棋”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

李洪興
2018年08月03日04: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把自身發展放到長江經濟帶的大局之中,實現錯位發展、有機融合,才能真正形成整體合力

  

  “船放在港口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的確,港口不僅是停船的,更要聯結起水上岸上、上游下游,讓一個地區“活”起來。

  重慶果園港的工人鄭驍,對此感受頗深。談到果園港的變化時,鄭驍說起自己的“思維之變”:以前把自己當“碼頭工人”,現在則是“港口工人”。碼頭變港口,有啥不同?這和近幾年來果園港的建設變化有關。隨著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推進,重慶明確了打造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定位,果園港從以前的散貨碼頭,變成了如今的國際大港、航運中心,“這裡大有希望”。

  鄭驍的“思維之變”,折射了果園港之變﹔而果園港之變,則映照著長江流域的立體交通與協同發展之變。

  古長江沿岸碼頭的纖道還清晰可見,岩壁上拴錨繩的“石鼻子”清涼光滑﹔新長江的港口塔吊林立,不只是靠江吃江,還逐步實現了鐵路、公路、水路聯運。響徹長空的鳴笛聲取代了江邊號子,長江長江,不再有纖夫們的身影,而是一派航運船舶與火車汽車川流不息、競相接駁的繁忙。

  港口,作為承載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載體,如何有效發揮功能,是一個重要課題。不少城市興建港口,力求依托航運之變帶動城市之興。於是,當我們打開長江的流域圖,數十個港口星羅棋布,顯得有些過於密集。發展的意願無可厚非,但是“比肩接踵”的港口如何做到航運整體的效率最大化?如何協調好水、路、港、岸、產、城等多方面關系?這些問題關系到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質量,協同建設與資源整合,顯得尤為重要。

  江上的問題,根子在岸上﹔港口的問題,關鍵在產業。有專家指出,長江流域一些港口大而不強,同質化比較嚴重。港口的同質化,實質上是依托港口物流的產品和產業的同質化。從目前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還有無序低效競爭和產業同構等問題,存在圈地盤、搶資源等現象。

  例如,有些港口的運輸效率低、效益差,原因是周邊相似的運輸方式多,同類產品的運輸“互相分流”,多樣的交通方式銜接不暢。有些港口因單一產業而生,又因單一產業而衰,“候鳥”特點明顯。有些地方考慮了本省、本地區港口間的整合與聯動,卻忽視了大流域內的配合,不少小港口建設顯得“浪費”。還有些地方的交通結構不合理,空港、水運、鐵路彼此之間難以有效協同。

  港口要引導產業,產業更要支撐港口。近些年來,這一觀念的改變已成為沿岸各地共識。以前談及港口與產業的關系,東部地區如上海、寧波等,會比較清晰﹔現在,很多港口建設都會考慮二者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努力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為有機融合的高效經濟體。不管是港口還是城市,隻有把自身發展放到長江經濟帶的大局之中,實現錯位發展、有機融合,才能真正形成整體合力。

  每艘船都會靠岸,對港口人來說,就是要把“船的家”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而對於長江經濟帶來說,更要讓港口成為節點,串起高質量發展的一盤大棋。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3日 05 版)

(責編:袁勃、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