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來論:別把痕跡當實績

2018年08月03日04: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別把痕跡當實績

  雲南大理 甄旭雷

  近日,某地舉辦了一次“脫貧攻堅資料大比武”,要求各村准備2014年以來所有的脫貧攻堅資料。現場的文件盒摞滿了十幾張桌子,單是一次“衛生清掃”就有9份檔案。這雖然是個案,但“痕跡化管理”被濫用,甚至走向新的形式主義的現象,值得警醒。

  科學、適度的痕跡化管理,是提高工作質量、激發工作積極性的有效途徑。但如果錯把“痕跡”當“實績”,往往會出現重痕跡、輕落實的結果。問題的成因,除了個別單位在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思維,上級部門考核工作時“唯痕跡論”的評價標准也起到了“助推”作用。一旦大家都認為“干得好不如記得好、記得好不如記得多”,痕跡管理就成了形式,實打實的工作也沒人干了。

  痕跡化管理是工作過程的見証,留存關鍵檔案資料更是必不可少。這就要求在具體實踐中,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確處理好工作落實與檔案材料留存的關系,避免出現材料與工作兩張皮的情況。上級考核更要區分“真痕”與“假痕”,在考核方式上向“查實績”傾斜。堅持科學、合理、適度,才能真正發揮痕跡化管理的威力,助推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學外語不能盲信

  武漢武昌 斯涵涵

  純外教授課、海外直聘、全英文環境……一連串高大上的廣告詞讓家長眼花繚亂,而相關費用也高得令人瞠目。暑假來臨,有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以外教為噱頭的培訓班受到熱捧,甚至“有張外國人的臉就行”。

  優秀外教提供的真實語言環境,的確能為孩子學習外語,特別是口語提供很大幫助。但外教也是教師,不僅“言傳”,也要“身教”。如果僅僅把“英語更地道”作為唯一評價標准,就不可能甄別出真正合格的教師。之前有媒體報道過,一些外教根本不具備相關的從業資格。我國對教育機構聘用外教的條件有明確規定,然而如何讓政策在火熱的外教市場中落地、落實,需要教育機構擔起責任,也考驗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和效果。

  語言的本質是一種文化,要想真正掌握,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科學的方法,並不是靠每天跟外教講幾句話就一定能提高。真正優秀的語言教師,能夠在中西文化的轉譯中,幫助孩子打開語言世界的大門。在這個意義上,請外教並不是語言學習的“萬能鑰匙”。全社會共同努力,扎扎實實提高語言教學質量才是根本。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3日 05 版)

(責編:袁勃、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