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現場評論·我在長江

人民日報現場評論:魯甸鄉民吃上了生態飯

姜  赟
2018年07月24日07: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相同的藥方能否有同樣的療效,還要看當地干部是否有過硬的“鐵肩膀”、拿手的“鐵刷子”

 

  從雲南麗江石鼓鎮“長江第一灣”出發,驅車到老君山腹地的玉龍縣魯甸鄉。這裡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的核心區,一路顛簸彎急,卻是“顏值”驚人。我們一邊贊嘆著海拔2000米的高原風光,一邊也深感鄉民進出山嶺的不易。山高地迥,如何脫貧攻堅?我們對謎底充滿期待。

  靠山吃山。魯甸鄉的森林覆蓋率達80%,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的區域之一,祖輩以伐木為生。然而,1998年天然林禁伐后,魯甸鄉“木頭經濟”時代結束了。該往何處去,魯甸也曾迷茫。

  林下也有經濟,大山裡還有豐富的藥材資源!一些有見識的黨員干部、農民企業家開始帶領村民轉型種植藥材。伐木人放下斧頭、拿起鋤頭,嘗試著種植中藥材。從無到有,魯甸中藥材已發展到6萬多畝,產值突破3億元,成為遠近聞名的“雲藥之鄉”。魯甸的經歷再次印証一個道理:脫貧致富必須把有利於可持續增收的產業做起來,不等不靠、主動探路方有出路。

  要保証中藥材的高品質,擦亮“雲藥”金字招牌,就必須保持“天干不旱,下雨不潮”的優良生態。好藥是好生態結的果。一位藥農說,“以前吃山靠砍伐,現在吃山靠保護”。靠山吃山,山也會空,取之有道才能永續發展。實際上,20年的探索轉型,魯甸鄉不是沒有走過彎路,但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最終發現還是“綠色優先、生態發展”的道路最適合,他們也因此而品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甘甜。

  產業有了,但產業扶貧還存在資金的短板。中草藥也是高投入產業。比如高端藥材“滇重樓”品種,別看畝產值可達五六十萬元,但一畝投入也得五六萬元,育成需要8—10年,很多農民特別是貧困戶墊不起本錢。要實現產業扶貧,如何將“高門檻產業”轉變成“普惠型產業”,成為擺在魯甸鄉黨委政府面前的考題。

  魯甸破解這一難題的辦法,就是“內力”和“外力”結合。藥材企業與農戶簽訂協議,由企業賒藥材苗給農戶,農戶則根據市場價或保護價把藥材銷售給該企業,並根據收益逐年還款。在這種“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推動下,魯甸全鄉90%以上的農戶種植了中藥材,基本上成功摘掉貧困的帽子。

  種地道藥材不易,脫貧的良方也有了,但落實依然不容易。怎麼說服村民們都加入進來?又如何協調農戶與企業利益?需要當地干部有耐心細致的本事,也要能克服一時的不被理解、兩頭不落好。其實治貧沒有什麼秘方,但相同的藥方要有同樣的療效,往往看當地干部是否有過硬的“鐵肩膀”、拿手的“鐵刷子”。

  今天,魯甸鄉民吃上了生態飯,但吃好生態飯還有許多短板要補。比如,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藥材更快更大規模地走出深山﹔藥材種植覆蓋面不斷擴大,但深加工能力不足、營銷手段落后﹔種苗種子集約化繁育不夠,種植管理粗放、缺乏技術標准,等等。問題就是號角,魯甸鄉黨委政府正在努力尋求補短升級之方。聯手省內外龍頭藥業公司延長藥材產業鏈,注入科技力量提高產品附加值,始終以問題為導向謀求發展,要的就是一條健康養生和生態旅游攜手、脫貧不返貧的“彎道超車”之路。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24日 09 版)

(責編:馮粒、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