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氣旺,鄉村更有希望

王  飛
2018年07月18日04: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16年前,我初中畢業,同村裡的年輕人一起到江蘇蘇州、無錫等地打工。由於沒有專業技術,每年除去房租、生活費、往返路費,手裡剩不下幾個錢。后來,聽父親說,村裡有人靠著大棚蔬菜致富,蓋起了小洋樓。我也動了心,決定返鄉創業。

  起初,我跟著父親學種大棚蔬菜,但品種單一,技術落后,效益不高。為此,我和妻子先后參加了縣農廣校舉辦的綠色証書培訓班、省農廣校中專班,系統地學習了現代種植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掌握了農產品市場營銷技巧,取得了農廣校中專畢業文憑和職業技能資格証書。后來,我又參加了縣裡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成為全省首批新型職業農民証書領取人。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出現了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齡化等問題,“誰來種地”的問題亟待解決。最近幾年,中央不斷推進“三農”領域改革,農村經濟大大拓寬了邊界,我也搭上了“新型職業農民”的時代快車。

  我們這樣的農民不一般。靠天種地,不如靠市場吃飯。我們採取“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的經營思路,實現了“一年四季有活干,一年四季有錢賺”的生產經營模式。在家庭農場裡,春節有蔬菜上市,“五一”有杏,“六一”有葡萄、水蜜桃,“七一”有各種露天雜果,“十一”有黃金梨、蜜棗上市,全年不斷摘鮮果,月月有收入。

  職業農民身上,還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是帶領鄉鄰共同致富。從2014年起,一條家庭農場+土地流轉+貧困戶務工+脫貧技能培訓之路漸漸成型。目前,我們已流轉26個貧困戶的土地104畝。每畝按當年1200斤小麥的市場價付給貧困戶租金,還與貧困戶簽訂勞動用工協議,農忙時吸納50余人參與農業生產。不少貧困戶在農場邊務工邊學習,不僅保障了生活,還學到了實用的種植技術,走上了脫貧致富路。截至目前,我們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棚蔬菜專業村,家庭農場也成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生產示范基地、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順應了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鄉村振興的受益者是農民,建設主體也是農民。隻有讓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迸發出來,才能讓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培育各類新型職業農民1400萬人,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到2000萬人。我很驕傲我是農民,更為這份新職業自豪。可見,隻有破解人才瓶頸,才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今年初,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提出要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其中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重要內容之一。人氣旺,鄉村更有希望。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我堅信,自己的職業有前景,鄉村的未來有希望,明天的日子會更好。

  (作者為河南夏邑縣王飛家庭農場場長 本報記者  常  欽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8日 05 版)

(責編:岳弘彬、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