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需要雙向糾偏

楊朝清

2018年06月26日08:31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需要雙向糾偏

  據央廣報道, 近日,教育部召開了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要對大學生合理“增負”,改變輕輕鬆鬆就能畢業的情況,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

  眼下,許多中學生用盡全力進入大學,而大學本身“嚴進寬出”的人才培養模式,讓不少大學生即使“混日子”也能順利畢業。“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作為教育行業生態的一面縮影,深刻影響了不少人的價值觀﹔一些中學教師會在課堂上用“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來對學生進行激勵與鞭策,大多數家長在孩子進入大學后便採取了“放養”態度。

  “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需要進行雙向糾偏。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教育資源的失衡,讓“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旋螺”成為一些地方的一種尬尷現實。不論是改革高考招考制度,還是對農村學生進行“弱勢補償”,抑或通過教育信息化等多種手段促進教育均衡,隻有讓規則公平得到守衛,讓教育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全面,“玩命的中學”才會得到改觀。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筆者見識了一些大學生在“快樂的大學”中的迷失與沉淪。沉迷於網絡游戲無法自拔、課堂作業與論文粗制濫造甚至直接抄襲、習慣做“夜貓子”難以早睡早起直接“翹課”……其中固然有部分大學生精神缺“鈣”的因素,一些大學過於寬鬆、柔軟的評價方式也造成了實際上的縱容。反正輕輕鬆鬆就能畢業,何必讓自己過得那麼辛苦昵?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本科教育至關重要。給大學生合理“增負”,不僅有助於促進其知識與技能習得,也有助於促進其精神世界的發育與建設。說到底,大學並非人生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重新發現和認識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在社會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找到契合自己的價值實現通道,對每個大學生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社會化過程。

  不論是山東大學曾經勸退97名大學生,還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本科變專科”,抑或廣州大學鬆田學院的“學業警告通知書”,為了提高本科教育質量,不少高校也在進行“自我救贖”——教育不僅是知識、經驗、技能的傳授,也是文化認同的塑造、價值追求的引導。那些得過且過、投機取巧、“混著畢業”的大學生,早晚要接受市場的大浪淘沙。與其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上演,還不如進行清醒的自我調適,改變大學期間的心態與姿態。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