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調研長江經濟帶系列網評之三

人民網評:如何熄滅長江的“生態紅燈”?

鄭言之

2018年04月28日18:0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關於長江,我們再熟悉不過。吟過“澹澹長江水,悠悠遠客情”,也讀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更熟識“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還有那“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古人墨客、歷史掌故、朝代故事,因長江一水頌出了萬千故事。可是,諸如“不盡長江滾滾來”“惟見長江天際流”“碧水東流至此回”,是何等的雄偉氣魄,哪種情緒不是因長江的長、長江的闊而自然流露?這就是長江之美的歷史底蘊。

自然是延續的,美更要呵護。正如一江之水,不會因為任其流動就變得更加瑰麗,也會因為隨意利用而變得黯然失色。自然是有規律的,發展需要遵循規律,保護更應該按照規律辦事。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就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這為新時代保護長江自然生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奠定了總基調。

為什麼要“大保護”?為什麼不能“大開發”?

因為長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了”。在過去幾十年,長江流域的各地區因發展而飛速成長,但長江作為滋養的載體頻頻亮起“生態紅燈”。污水橫流、砂石漫天、輪船排放、河湖萎縮,由此導致上游“遇瓶頸”、中游“腸梗阻”、下游“卡脖子”,千瘡百孔令人心痛。極為寶貴的中華鱘瀕臨滅絕就是警鐘,讓人們必須檢視粗放發展的代價。

發展不意味著污染,保護不意味著停滯,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要經濟的高質量,更要長江的清潔美麗。正是從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才提出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十字方針”。圍繞長江而展開的綠色發展課題,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這就要加強改革創新、戰略統籌、規劃引導,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這“5個關系”,真正把生態文明建設這一系統工程、歷史任務做在當下,讓萬裡長江“綠意”奔涌。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你用磅礡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今天看長江,是為了看中國﹔當前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是為了校准未來發展航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理念要體現到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隻有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才能形成合力、挖掘潛力,讓長江真正成為無窮的源泉。

(責編:董曉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