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勤奮學習應成為大學生青春標配

高路

2018年03月16日08:07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勤奮學習應成為大學生青春標配

大學學習勤奮不足的問題一直深受社會詬病,近日,一張內容為“大學生學習不刻苦是違法的”的截圖讓一些大學生緊張不已。據說該法律條款來源於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三條,其實這是對法律的誤讀。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高等學校的學生應當刻苦學習,但沒有一部法律規定不刻苦學習就是違法。不能想當然地理解為法律既然規定應當刻苦學習,反之就是違法。法律是嚴密的體系,一是一二是二,不是正正反反可以隨便推論的。

從立法本意上說,“應當刻苦學習”跟“常回家看看入法”是一個道理,是原則性、倡導性、號召性、宣示性的。這種條款在法律中是很常見的,起的是規范引導社會行為價值的作用,有學者將此類法律條文稱為軟法,意在指引公眾行為方向,並無強制力。這也算是虛驚一場吧。

不過,話說回來,刻苦學習是大學生本分,法律作不作這樣的規定都應該做到。網上反應這麼強烈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對大學生學習態度問題的理解有偏差。

一般認為,我們的基礎教育社會評價較高,衡量的標准是我們的學業水平長期位於世界前列,學科競賽常常能拿冠軍。英國甚至引入中國的基礎教育教材,目的就是為了借鑒中國基礎教育的一些成功經驗。可是一說到大學教育,就與國外頂尖大學有不小的差距,不免心生沒有一以貫之的感嘆,“錢學森之問”寄托了社會對大學教育的期待。

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灌輸式教育、創新能力不足、過度行政化等等的束縛。社會還普遍有一種心態,將大學教育視為教育的終點,以為十年寒窗到此為止了,該是享受生活的時候了,因而在求學動力上准備不足,這些因素都制約著大學教育的發展。

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學生自己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大學教育在強度上要比中小學教育弱不少,原來是被逼著學,現在是自己要學,本應該是讓興趣和熱情起主導作用的時候,可一些學生能在12年的基礎教育中堅持下來,一旦邁入大學,卻對自己放鬆了要求,讓閑散懶惰支配了自己。這樣一種態度已經傷害到大學教育的質量。

而另一面,大學教育又是如此重要。中小學教育學得再好也只是打基礎,大學教育才是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階段,這個時候,恰恰最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恰恰最需要拿出人生精力,在這個關鍵時期,放縱自己,荒廢學業,還怎麼可能學得好呢。從這個角度說,刻苦學習也是對學生自己負責。有些東西是內在的需求,它比外界的約束更有力量,不能什麼都指望社會來解決,大學生自己就要承擔起責任來。

而合理的大學教育應該是寬進嚴出,寬進在中國現今的教育資源下仍然不現實,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嚴出是可以做到的。對學科成績的要求能不能嚴格一點,畢業論文含金量能不能高一點,課作量的標准能不能再高一些?一邊是知識需要密集傳播,一邊卻在睡大覺、逃課,這無論如何都不該成為大學生活的標配。

(責編:高倩倩(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