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會作工作報告。此次報告文風朴實,文字簡練,一組組亮點數據與典型案例向人民群眾全方位展示了全國法院過去五年求真務實、奮發有為的履職畫卷。令筆者感觸最深的是報告通篇“接地氣”的表達方式,瞬間拉近了法院與老百姓之間的距離,讓群眾願意聽,聽得懂。報告雖然語言朴素平實,但內容干貨滿滿,精彩紛呈,在這萬物復蘇的季節為我們奏響了一曲走向新時代法治春天的動人交響曲,聽后令人心潮澎湃。
為民司法有溫度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根本點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踐行好司法為民宗旨。五年來,各級法院審結一審刑事案件548.9萬件,從危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犯罪到侵害婦女兒童權益犯罪,從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污染環境犯罪到電信網絡犯罪,無一不被依法嚴懲,這無疑彰顯了國家對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從報告中看出,全國法院在保障民生權益方面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五年來依法懲處惡意欠薪行為,為農名工追回“血汗錢”294.4億元﹔審理涉及承包地“三權分置”、征地補償等案件126.1萬件﹔在118個法院開展家事審判方式改革試點,審結婚姻家庭案件854.6萬件,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糾紛﹔受理執行案件2224.6萬件,執結2100萬件,執行到位金額7萬億元。一組組詳實有力的數據充分說明司法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時時保持“為民情懷”,依法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同時我們也從報告中看出司法正全力為群眾提供便利,譬如建立信息化訴訟服務大廳,建設智慧法院,大數據應用,“車載法庭”,“背包法庭”,“旅游法庭”,一系列舉措讓司法走進群眾,貼近群眾,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保障人權有深度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憲法的重要原則,冤假錯案的發生,嚴重侵害當事人合法權益、社會公平正義和司法公信力。加強人權司法保障也是本次報告的一大亮點。報告中顯示,五年來人民法院依法糾正重大冤假錯案39件78人,這充分表明法院對錯案“發現一起,糾正一起”的堅決態度。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司法作為守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保障人權不僅僅隻停留在糾錯層面。近年來,人民法院通過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構建起人權司法保障的制度堤壩,並深刻汲取教訓,積極出台防范刑事冤假錯案指導意見﹔落實罪刑法定、証據裁判、疑罪從無原則﹔落實公開審判、法庭辯論等訴訟制﹔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聯合司法部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開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出台加強司法救助意見等。這一系列的舉措與努力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權司法保障正逐漸走向完善和文明。
嚴懲腐敗有力度
反腐是黨心民心所向,近年來,人民法院依法嚴懲貪污腐敗犯罪,堅持“打虎拍蠅”不放鬆,有力落實了中央鐵腕反腐決策,使全黨全社會呈現新氣象。本次工作報告也重點介紹了法院依法懲治腐敗犯罪的情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審結貪污賄賂等案件19.5萬件26.3萬人,上至周永康、薄熙來等省部級以上干部,下至貪污扶貧款、農資補貼的村干部,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一大批"老虎"、"蒼蠅"落馬,群眾拍手稱快。同時報告中還提到了“兩個決不”,決不讓腐敗分子在經濟上得到好處,決不讓腐敗分子逃脫正義的審判,這進一步彰顯了法院懲治腐敗的決心,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依法打擊犯罪、懲惡揚善的工作主題,有力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了國家長治久安和人民安居樂業。
司法改革有速度
改革意味著觸動既得利益者,意味著觸動某些特權,這個過程有人質疑誹謗,有人陽奉陰違,有人唱反調,有人拖延觀望,然而即便改革之路阻力重重,為了群眾期盼,為了公平正義,2014年,人民法院也義無反顧投入司法改革浪潮中,以“不畏艱難、永不放棄”的決心參與改革。按照黨中央部署,最高法設立6個巡回法庭,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進行訴訟﹔設立15個知識產權法庭,提升知識產權專業化審判水平﹔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全面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和案件繁簡分流,司法改革在中華大地上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周強院長在報告中提出,五年來,由最高人民法院牽頭的18項改革任務已經全部完成,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意見提出的65項改革舉措已經全面推開,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講了很多年但沒有做成的改革,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當司法改革的紅利不斷釋放時,一切的流言蜚語都逐漸煙消雲散。新時代面臨新矛盾,如今司法改革已經進入全面配套和縱深推進階段,前方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剩下的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相信人民法院一定能不懼困難和挑戰,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將司法改革進行到底,不斷促進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效率,最終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根本目標。
細細品讀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以事實與數據向人民群眾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以切實可行的制度與措施認真踐行著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主線,以自我革新的勇氣彰顯了建設法治中國的自信。“登高望遠志更堅,揚帆破浪踏征程。”而今,依法治國進入了新時代,開啟了新征程,相信人民法院必將更加踏實謹慎,銳意進取,以更具人性、嚴謹、自信的法治力量,為中華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夢想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