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研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在有限篇幅內專門用近200個字強調闡述“深化群團組織改革”相關舉措,明確提出“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群團工作的制度”“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將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更好適應基層和群眾需要”“促進黨政機構同群團組織功能有機銜接,支持和鼓勵群團組織承擔適合其承擔的公共職能”“更好發揮群團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群團改革特別是共青團改革進入“下半場”,提供了目標定位和指導依據。
習近平總書記一向高度重視青年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最后部分專門用大篇幅寄語中國青年,在新時代吹響了“強國一代”建功立業的“青春集結號”。
此次機構改革,明確要求“健全黨委統一領導群團工作的制度”,強調要“優化機構設置,完善管理模式,創新運行機制”,正是著眼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著眼迎接應對新時代機遇挑戰的戰略舉措。在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大背景下,進一步深化群團組織改革,必須立足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結合點和著力點,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切實解決好代表誰、聯系誰、服務誰的問題,增強群團組織的吸引力影響力。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問題,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擴大群團組織和群團工作有效覆蓋,積極轉變拓展服務職能、轉變工作作風、推動淨化行業風氣,深化機構人事制度改革,把群團組織建設成為黨的群眾工作的堅強陣地。同時深入把握新形勢下群團工作規律,大力推動改進創新,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加強網上群團建設,提高做好群團工作的能力水平。
作為新時代的強國一代,青年無疑承擔著接力建功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使命。共青團是深化群團組織改革的關鍵之一。如何提升共青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切實增強共青團團結教育和服務廣大青年群眾的功能,更好發揮共青團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是當前群團改革特別是共青團改革的重要命題,也是黨對共青團組織的重要考驗。
下一步,共青團改革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與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體要求和部署對標對表,同心同向,狠抓落實,牢固把握“四個堅持”,積極穩妥有序不斷深化共青團改革,推動共青團事業更好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服務大局。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共青團改革放在黨和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發展事業大局中去考量,牢牢把握共青團改革正確方向。堅持密切聯系青年。最大程度地保持與青年的密切聯系,從青年需求出發,團結教育青年、維護青年權益,服務青年發展,讓青年產生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把最大多數青年凝聚、團結在黨的周圍,把共青團組織建設成為黨的青年群眾工作的堅強陣地。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注重資源下沉,將基層團組織建好建強,做好聯系青年“最后一公裡”的重要職責,擴大團組織和共青團工作的覆蓋面,切實增強共青團工作的“群眾性”。堅持與時俱進、協同優化。要深入把握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規律,科學統籌協調,大力推動機制、方法和手段的創新,優化組織機構改革,切實發揮共青團工作服務大局、服務青年作用,不斷提高共青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