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博士之死背后異化的師生關系

陳進紅

2018年01月18日08:03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博士之死背后異化的師生關系

2017年12月26日,離開學校失聯一天后,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系在讀博士研究生楊寶德被發現溺亡於西安灞河中。

博士之死令人扼腕,而其后網絡及媒體曝出的原因更令人震驚。從報道透露出的點點滴滴,這位博士似乎是被“逼死”的,其女友稱楊寶德的死與博導有關。媒體報道稱,除了陪吃飯、擋酒以外,還有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導師、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帘等。

博士溺亡的原因到底是其自身的精神問題,還是因不堪忍受導師的長期壓力而致,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學校對學生管理都有疏漏。而對於網絡和媒體爆料的導師問題,學校更應及時給出調查結果。

楊寶德讓我想起,2016年初,南京郵電大學的研三學生蔣華文跳樓身亡事件。而其在死前,曾受到來自導師張代遠施加的極大壓力。隨后該校學生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對其導師張代遠的問責。最終南郵在輿論的巨大壓力之下對事件進行了調查,宣布網絡舉報的情況基本屬實,撤銷張代遠的專業技術職務,並撤銷其教師資格。

攻讀研究生本是通向學術和人生下一個高峰的光明大道,對於他們來說,怎麼就變成了一條不歸路。死畢竟是極端個案,但導師和學生之間扭曲的師生關系已不是個例。研究生階段與其他教育階段最大的不同,是學生的科研和生活都與導師有著緊密的聯系。而不知從何時起,很多研究生都習慣性地將導師稱為“老板”。“老板”稱呼的流行,反映的是導師職業的異化和師生關系的功利化趨勢。

導師掌握著學生的生殺大權,對學生學業及研究課題上,導師往往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利。單單以拖延畢業時間、不予發表論文機會、卡獎學金這些,就足以讓學生俯首帖耳。對於研究生來說,導師制下,導師的滿意度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標准,但不應成為唯一標准。在導師權力無下限的狀態下,學生制衡手段薄弱,甚至是權益空白。權利滋生腐敗,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沒有制約的權利,就容易變成以師徒之名,行剝削之實。

由於沒有暢通的雙選機制,學生不敢輕易提出換導師,換導師意味著要付出更大的時間成本,更不敢輕易向學校投訴導師的不端行為,如果投訴之后學校不處理,那就意味和老師撕破臉皮。能忍則忍,忍忍就過去了,為了自己的前途,受到壓榨的研究生練就了一副“忍”功,最終犧牲的是自己的心理健康。

而在每個極端案例爆發的背后,事情都經過了相當長時間的發酵。楊寶德曾試圖自殺過﹔蔣華文在跳樓前曾在群裡說過要輕生,他的同學也曾對校方反映過,校方說“你們忍忍吧”。“我們都想著,忍忍吧,為了畢業。沒想到到他這兒出事了。”北航博導陳小武的性騷擾案是在事發后12年后才得以曝光並得到處罰。

無論是性騷擾,還是淪為廉價勞動力,甚至是喪失人格的屈辱壓榨,讀博都不是以性命或者以忍辱為賭注的一場求學博弈,高校不是“法外之地”,導師制下應該給奇葩導師帶上“緊箍咒”,不再給學子的學術生涯或是生命造成傷害。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