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收物業費拼了!杭州有小區物業准備禮物“促銷”。住在杭州丁橋蘭苑的裘先生給本報報料:這幾天小區樓道門口貼了張通告,物業說如果預交明年全年的物業費,而且沒有往年欠款,就可以拿禮物。
年根歲底是小區收繳物業費的高峰期。為了能夠提高物業費收繳率,不少小區物業都在“放大招”“使套路”,想盡各種辦法催繳,停水停電這種老做法隻會激化矛盾,硬的不行,來軟的。前幾天武漢一小區物業甚至拉出橫幅請孩子幫忙喊話:“請小朋友問你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交物業費了嗎?可不要對我說謊,你對我說謊,我就對所有人說謊!”物業套路滿滿地喊你來繳物業費,效果呢?肯定是不盡人意。因為套路解決不了實質問題。
就拿送禮品的蘭苑小區來說。既然物業如此暖心,為何收繳率卻不高?聽聽該小區業主的說法或可見一斑,“電梯三天兩頭要修,小區裡車子也是亂停的……道路經常堵塞。”
業主欠費的行為發生有多種情況,排除掉惡意欠費的老賴,不繳物業費的業主總是認為交出去的這份錢“不值”。
“我不滿意你的服務,我就可以不繳物業費。”看似符合邏輯的行為,實質上是對法律的誤解。如果業主不滿意物業的服務,可以向業委會投訴或向物業所在地房辦投訴,責令其整改,或通過業主大會表決和物業解除合同。但現實情況,業主維護自身權益的手段少、維權成本高,所以選擇拒交物業費也自然成了他們本能的選擇。
收繳物業費成了業主和物業對賭式的博弈,這種博弈最終隻會陷入惡性循環。部分業主拒絕交費之后,物業服務就開始打折﹔物業服務打折以后,更多業主開始拒絕交費,最后的結果物業公司走人。
據悉,全國大城市的商品房物業服務費平均收繳率不足70%。破解物業費收費難,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提高物業服務質量。將心比心,服務跟上了,業主也會感動。用服務去証明物業費的價值,也就不至於用各種奇葩招數噱頭催收物業費。
此外,當業主、業主委員會與物業公司之間存在矛盾時,還需要建立第三方物業服務監理制度。前段時間,拱墅區在浙江省內率先成立“三方辦”,針對收繳物業費這種老大難問題,成立了區級物業糾紛調解委員會,把“三方角力”轉變為“三方合力”,或許可以為社區發展掃平些許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