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一位在廣東做生意的老鄉,在微信朋友圈裡一連發了幾段我們當地的方言小品視頻,普通人普通事,有的還是過去看過的節目,可經我們當地的方言一改裝,咋就這麼“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呢?男音有男音的渾厚朴實,女音有女音的清麗明亮。
本來嘛,撫州話不僅在贛方語系中極具代表性,也被稱為是中國“最美最古老的方言”。新中國成立之后研究地方方言的第一部專著《臨川方言音系》就獨具慧眼選中臨川方言(撫州話)。可是,一個方言走不走紅吃不吃香似乎並不由它的歷史地位所決定。記憶中,若干年前,我們這裡誰要是說話總帶上一大串“呀~”或“得啦~”什麼的,還不讓人看成病人一個!然而,若干年后,廣州深圳人富了,學粵語也成為一些人的時尚追求。就說這位老鄉吧,年輕時是出了名的“洋油箱(追求虛華時尚者的渾號)”,南下廣東打工沒幾日,便洋洋得意,開口“呀~”閉口 “啦~”亂哼一氣。
誰能想到,如今這位“洋油箱”居然也喜歡起家鄉話來了。我不禁跟他開起玩笑來了:想不到你這位“假洋鬼子”也喜歡起家鄉的“土話”了!
“洋油箱”對我的譏諷也不客氣:說你“老土”還真不假,你不上網看看,撫州這幾年發達多了,撫州話如今“恰嘎”(吃香)得很哩!
可不,“撫州話”在搜索引擎裡一搜一大片,翻一頁翻不完,撫州語匯、撫州常用語、撫州方言地方戲以及撫州話原裝改裝的小品、相聲、影視劇、歌曲等等,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在江西電視台第4套節目的“江西方言大會”上,撫州方言還是其中的重頭戲哩。
想想,“洋油箱”說的還真不假。“風水輪流轉”,這些年來,撫州市在奮力“綠色崛起”中,不斷提升自己在全國的地位。不僅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是世人艷羨不已的宜業、宜居、宜游城市,如今,這一“襟領江湖,控帶閩粵”的撫州還是國務院確定的海西經濟區20個城市之一,是江西省第一個納入國家戰略區域性發展規劃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以及原中央蘇區的重要城市之一。2017年2月,撫州市中心城區又入選為國家重大市政工程領域PPP創新工作重點。尤值一提的是,撫州跨越發展大打“才子之鄉”牌,抓住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契機,開展聲勢浩大的紀念活動,更是大大地提振了撫州方言的影響力。
當然,據我了解,“洋油箱”說起家鄉“土話”來,也跟他身份變換不無關系。當年在廣東替人打工,要讓人看得起,說廣東話那也是一種不錯的“狐假虎威”式形象包裝。如今,自己做了老板,腰杆子硬朗了,就是再怎麼“土話連篇”,公司內誰又敢輕看他這個撫州來客?
有句話叫“字隨人倒,書以人貴”,現在看來,一方語言又何嘗不是因人而賤、隨人而貴,伴一方的滯后與發達而衰而盛?想過去,國內眾多學者曾驚呼“保衛漢語”。而今,隨著中國經濟和中國國際地位的迅速增長,特別是“一路一帶”的高效實施,漢語盡管難學,但漢語學習卻已成為包括歐美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新時尚。據不完全統計,在如今影響世界的國際組織、國際公司、國際媒體和世界知名大學中,有上百家單位擁有中文網站和網頁,連美國國務院也設有中文網頁。另據新加坡媒體今年9月7日報道,僅在美國,現今上大學前學漢語的學生人數就較2015年增加了一倍。
所以我就想,隨著撫州“綠色崛起”的不斷加速推進,外地人爭相來撫參加撫州話“考級”的日子可能也不會很遠了,就像當年粵語“考級”一樣熱鬧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