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雙11”的明天在哪裡

雷雨

2017年11月10日15:1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今年的“雙11”,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不少商家提前開啟預售、收定金,開發出許多“奧數級別”的促銷算法﹔快遞企業紛紛招兵買馬,不惜聘用外賣小哥“跨界”快遞﹔監管部門也嚴陣以待,主動約談電商平台,重申市場規范﹔消費者更是摩拳擦掌,一邊費勁地在“奧數題海”裡掙扎,一邊焦急地在電子屏幕前數秒刷新。

各行各業的積極應對,體現了對“雙11”的認可和重視。從誕生伊始一個平台、20多家品牌的促銷活動,到數年后數個平台、開啟電商春天的行業熱點,再到如今覆蓋線上線下、全民參與的購物狂歡,走進第9個年頭,“雙11”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蛻變,不僅銷售額實現了從5000萬到1200多億的“神話”,自己本身也被標注成了互聯網消費歷史上的裡程碑,濃縮成一個消費儀式、一種消費文化。

然而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是,“雙11”的明天在哪裡?這個命題的答案,不應該是“雙12”“618”等購物節的同質化效應,也不應該是在“奧數促銷”裡大傷腦筋、在定金回籠上挖空心思的數字游戲。回首9年走過的來路,“雙11”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關鍵在於打通了商品的流動空間,為許多“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產品插上了不受地域限制的翅膀,通過大規模集中化的展示,實現薄利多銷,最終激發出人們潛在的消費熱情。

也正因如此,吸引更多地區、更多人群的參與,是“雙11”從誕生以來一直努力的方向。電商的活躍,不僅讓“江浙滬”包郵區持久繁榮,而且也給廣大鄉鎮農村帶去了發展機遇。阿裡巴巴發布“千村萬縣”計劃,著力打造農村淘寶﹔京東商城推出農村電商戰略,幫助農戶“觸網”。近期,各大電商紛紛瞄准了農村市場這片藍海,吸吮著龐大市場的養分,就是在培養更多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將購物進行到底”。

但一個健康有序、良性發展的購物文化,還應當立足當前、尋找未來。在美國紐約一家零售商的門口,早早就貼上了“雙11快樂”的中文對聯。有網友驚呼,“雙11”正成最流行的世界通用語言。可見,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揚帆出海”,也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在中國“攻城略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雙11”的未來,不是幾家電商自娛自樂、賺得盆滿缽滿的消費節點,而是一個展示國民消費趨勢、產生國際影響力的消費時段,這樣才能最終發展成打通消費市場的“網上絲綢之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特別強調,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雙11”正在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成為新時代引領新經濟的一個窗口。隻要每一個消費者、每一個品牌、每一家快遞公司、每一個商業體都有熱情參與其中,“雙11”的熱鬧就不會沉寂。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