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印記——看中國發展】旗山記憶

楊維兵

2017年10月17日11:1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時候,在我的家鄉四川省三台縣東塔鎮東江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山高不過大旗山,水響不過柳林灘。”大旗山的確高,站在山頂上,周圍的小山一覽無余,柳林灘的水也見過,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到,因為水險、水急,家鄉父老一提起柳林灘就心怯。三十多年過去了,大旗山仍然以其威武的姿勢屹立在縣城的東岸,上面一座座通訊塔閃爍著現代氣息﹔柳林灘早已被華能明台電站蓄水所形成的小明湖淹沒了﹔在靜靜的小明湖上,寬敞、氣派的新渡口大橋飛架南北,連接著三台縣城市新區與新德場鎮……

我的老家就座落在大旗山腳下,大旗山的草木陪伴我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孩童成長為一個健壯的青年,見証著大旗山點點滴滴的變化﹔見証著黨在農村的光輝政策。如今,雖然已離開了大旗山,離開了三台,但在閑暇之際,經常會想起家鄉,想起巍巍大旗山,想起越來越美的農村畫卷。

三台到鹽亭的路是八十年代初修的,家鄉的每一戶人家都為修路出過力,那時還沒有打碎石的機器,每家人都分了很多打碎石的任務。父母每天吃過飯就拿錘子去打,打好后讓干部來驗收。當時我們隻有三四歲,還是懵懵懂懂的,公路在我們眼裡非常神奇。雖然父母為修路出過力,但他們進城辦事基本不走公路,因為公路要比涪江河邊的小路長很多。

公路離我家很近,而且剛好從我家的一塊地邊經過,公路上偶爾有車駛過,轟隆隆的,有載重卡車,有方方正正的大客車,那時的車流量很小,每當父母在田裡做活,我們就坐在地邊數汽車,但隨便怎麼也數不清。寒冬季節,偶爾有拉甘蔗的農用車經過,由於路不平,很容易掉下來幾根,父親會快速的去撿來慰勞我和弟弟。

不知哪一年,路被鋪上了柏油路,比以前碎石路平整多了。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路被修成了二級水泥路,路面比以前更平了,路也更直了,路上的車輛也是絡繹不絕了,也從那時起,我的家鄉開通了城市公共汽車,最初隻要五角錢,十分鐘就進城了。家鄉的一些青年男女一天要往返幾次。現在已漲到兩元了。

如今,綿陽到遂寧的高速公路穿村而過,家鄉已被三鹽路、綿遂路、梓州大橋、新渡口大橋包圍在中央,一些大型農家樂和企業單位正在那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家鄉正在因路和橋的貫通而越來越美好。

“楊家灣,干灣灣,有女莫嫁楊家灣。”這是父親生前最喜歡說的一句口頭禪。這句話暗含了楊家灣是個缺水的地方,每年隻能靠天吃飯。的確,我的家鄉是個缺水的地方,一遇到天旱,吃水很困難,方圓兩三裡路的老鄉都要到我家門面的那口老井邊來排隊等水吃。遇到這樣的年景,吃米飯成了最大的奢望。因此,在插秧季節,家家戶戶盼望下雨,隻要下雨,男女老少齊上陣去攔水、犁田、載秧,因為缺水,每年都要發生用水糾紛。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通過各級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武都引水渠終於修好了,每到用水季節,清澈的武引水便從老家屋后的渠道裡源源不斷的流向每一塊田,滋養著每一棵禾苗,結出飽滿的谷穗。

對房子的關注緣於八十年代中期村裡一家人的火災,由於那家人的房子全是茅草蓋的,所以隻要有一處著火,所有房間立即化為灰燼。火災后,我才發現村裡好多人家都還住的是草房,那裡我家已住瓦房了,所以,在住草房的人家面前,我還有點自豪。

一九九O年,隔壁大伯靠岳父家的支持修了村裡唯一的樓房,引得村裡其他人羨慕了很久,爾后,村裡有點錢的人家就陸續修起了樓房,而且很多人家修在了公路邊,他們用自己的門面房開副食店、農藥店、化肥店,緊接著,肉、菜等市場相繼興起,政府相關部門見此,把我村規劃為農村新居建設點,目前,村裡所有人家都告別了低矮的瓦房,全部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房裡電、電視、電話、網絡、天然氣、自來水一應俱全,真正實現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如今,很多家鄉人的日子比城裡人過得還舒坦,住著小洋樓、開著小汽車,白天在附近企業上班,晚上三五成群的在院壩裡跳廣場舞………

在沒有電燈前,我們村每戶人家都用煤油照明。一九八九年,我們村結束了煤油燈歷史,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明亮的電燈。

說起電,不得不說說我家二爺引以為豪的獎品----一台14寸青羊牌黑白電視機。

二爺很早就懂得規模養蠶,因此,鄉裡把他培養成了養蠶大戶,每年都要受到上級表彰。一九八七年,二爺獲得了他生平最大的一個獎品----電視機。但村裡那時還不通電,二爺的獎品在院裡供人參觀了一陣后,二婆小心翼翼的把他收藏在了一台裝小麥的櫃子裡。第二年,和我們村相隔兩裡路的鄰村通了電,二爺就去和離得最近的一家人商量后親自抱著電視機去放。可是,插上電后,電視卻沒有畫面,二爺忽然想到誰說的放電視還要什麼天線,於是,馬上派文化程度稍高一點的老四到街上去買。老四買回來安起后,隻能聽見聲音,又搭梯子到房上轉方向,電視有了一些影子,但有很多雪花。看見了真正意義上的電視,雖然不是很清晰,但滿屋子的人卻異常高興。

隨著時間的推移,電視畫面也越來越清晰,看的人也越來越多,每天午飯后,二爺就抱著那台電視機,身后跟著一個長長的隊伍向那家人家中奔去,下午四點過放完后又抱回來。那年暑假正在放《西游記》,這吸引著我和弟弟每天中午不睡午覺跑去看電視,也就在那時,我們學會了唱“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不久,我們村也安通了電,村裡一些富裕人家抱回了一台又一台的電視,洗衣機、電風扇、電冰箱、空調……

關於家鄉的記憶還有很多很多,這些記憶沒有因為歲月的流失而褪色,反而因為歲月的洗禮而更清晰的印在了腦海裡,每當我出差看到車窗外的一排排樓房時,每當我郊游看到一條條鄉村水泥路時﹔每當我不經意聽見農村老大爺自豪的說“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這麼好,不僅不交皇糧國稅,政府反而還要發各種補貼”時,這些記憶便會不由自主的傾瀉而出,鼓勵和鞭策著我不忘初心,繼續向前。 

(責編:黃策輿、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