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隨筆:“書的空間”當有人文內核

張  凡
2017年09月26日04: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因為“書的在場”,打開了人們的想象空間,承載著人們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文化內核才是一家書店的“靈魂”

  

  最近,公益圖書館籬苑書屋陷入了輿論的風波。這座位於北京郊區的書屋,因建筑設計與自然相得益彰,被有的媒體贊為“世界最美圖書館”之一,吸引眾多人慕名前往。但最近卻有人發現,這座“最美圖書館”裡竟有很多盜版書。目前,書屋負責人公開道歉,書屋也已暫停營業。

  雖然書屋的圖書大多來源於捐贈,而曾經開展的“三本換一本”活動也的確存在管理上的困難,但很多人還是難掩失望與擔憂,如果一座書屋隻有外在形式的光鮮而缺乏與之匹配的精神內核,是否還可堪“最美”?其實,這樣的擔憂不僅限於公益性的籬苑書屋。書是一種精神產品,聚合書的空間同樣被視為有一定的精神性,如書房,如圖書館,也如書店。籬苑書屋讓人思考的,正是這樣一種“精神空間”中形式與內容如何兼得的問題。而實體書店,或許是一個更好的觀察切入點。

  幾年前,由於網絡的沖擊,對實體書店行業一片“唱衰”之聲,人們相信實體書店的消失只是時間的問題。2008年,上海還曾發起過聲勢浩大的“保衛季風書店運動”,然而幾年過去,風向似乎已經悄然改變,實體書店慢慢復活過來。比如曾經痛惜於實體書店流失的上海,就將在今年迎來近20家中大體量實體書店的落地。

  當然,“重生”的實體書店已經鮮少當年的模樣,它們往往位於客流涌動的購物中心或商業街上,“驚艷”四方。追求精美的裝修,主打高雅的格調,不僅可以看書買書,還能淘到各種文創產品﹔不僅可以隨時來杯咖啡,也許還能偶遇幾場沙龍……在這裡,實體書店一改以往隻能或站、或席地看書的傳統,搖身一變成了能夠購物、休閑、社交的公共空間。

  引入商業活動,增加多元體驗,扭轉了實體書店“明日黃花”的命運,也讓不少人重燃對實體書店的興趣,這固然可喜。但是,一些書店商業氛圍濃厚、過度追求形象包裝,力圖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個拍照的“景點”,卻讓書店真正的主角“書”,逐漸退居到次要的地位,以至於今天已經有人開始呼吁“書店裡不能隻有哈根達斯,沒有哈貝馬斯”。正如一位從“網紅書店”歸來的讀者所寫,“在這裡看書的人非常少,大多是拍照發朋友圈的、逛街逛累了進去歇一會兒的。總的來說,那裡更像是歇腳亭,不像書店”。

  因為“書的在場”,實體書店蘊涵著精神性和人文性,打開著人們的想象空間,也承載著人們的情感體驗。而這樣的文化內核正是一家書店的“靈魂”。有人回憶,上世紀末北大南門地下的風入鬆書店,進門的大招貼就是海德格爾的名言:“人,詩意地棲居”,整個書店從選書到陳列,都充滿人文氣質,讓人沉醉。今天,北京24小時開放的三聯書店,深夜仍有人燈下展卷,可稱是首都的一個精神地標。

  當然,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書店僅靠賣書的利潤可能難以覆蓋不斷上漲的租金和人力成本,所以我們並不苛求所有實體書店都隻做書的生意,而是希望其在商業經營的同時,也能守住人文精神的根本。誠品書店的創辦人吳清友曾經說過:“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今天實體書店的發展,可能正需要多一點這樣的“文化自覺”﹔而我們這些走進書店的人,也應該更多地懷揣著一顆閱讀的本心。因為書店的文化厚度,其實依賴的是我們整個社會的人文精神的厚度。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26日 05 版)

(責編:馮人綦、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