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讓電視劇行業的繁榮名副其實!

田卜拉

2017年09月05日17:3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包含十四個條目,針對目前電視劇行業出現的新現象及新趨勢,切實、全面指導行業趨於良性發展,形成電視劇生產、分配、銷售等環節相互支撐的良性機制。

當下中國的電視劇產業不可謂不“繁榮”:年發行量居高不下,多種題材百花齊放,收看渠道趨於多元,多方資本進入行業。但劇集過長、內容注水、劇本抄襲、片酬畸形、播放量造假等亂象屢遭詬病,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沒高峰的現象依然存在。其中,老戲骨紛紛“痛批”行業弊端就是亂象的一個縮影:成龍痛批演員不敬業,馮小剛痛批演員耍大牌,張光北痛批頻繁使用替身,張志堅痛批“小鮮肉”不背台詞……激憤的聲音折射出個體對不良態勢無能為力的焦慮。有人評價電視劇行業“盛世其表,冰火其裡”,《通知》的出台就是力圖把表面繁榮轉化為真正興盛,可謂切中肯綮、恰逢其時。

從覆蓋范圍來看,《通知》在指導電視劇的同時也涉及了當下流行的綜藝節目和網絡劇的管理,彌補了監管的漏洞,以同一標准進行管理,並非捆住手腳,而是以底線思維樹立邊界。從產業流程來看,《通知》從創作、投入、管理、宣傳、評論、人才培養等角度全方位地指導電視劇行業發展,以期出現環環相扣的健康鏈條,使投資的會投,表演的會演,制作的會做,寫作的會寫,觀看的會看。

而《通知》落實於行動,既要靠相關部門的扶植、行業工作者的努力,也要靠觀眾的支持和監督。當下,在從業者和觀眾之中彌漫著一種泛娛樂化、去價值化的傾向。似乎電視作品的作用僅僅是勞碌之后的休閑,似乎沒必要為電視劇加上文化的重擔,似乎傳播正能量、傳遞正確價值觀就是站在制高點進行道德綁架。但光怪陸離的純娛樂不過是一觸即破的肥皂泡,單純的感官刺激不等於精神愉悅。從根源上說,這種傾向背后是商品的邏輯——劇本和演員以價格為標准,社會、文化價值被化約為數字。長此以往,電視劇必然唯收視率、唯點擊率是從,藝術評價的准繩將被簡化、扁平化,最終,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裡的預言將成為悲傷的現實:人成為娛樂的附庸。

《通知》蘊含的理念正是要將群眾的文娛需求和作品的思想高度統一起來。“在黃金時段安排播出重大革命歷史、農村、少數民族、軍事等題材電視劇”、“嚴禁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准”及“不得將收視率作為購片價格、評價電視劇優劣的唯一標准”等內容,從正反兩個方面對娛樂化、商品化傾向進行有力糾偏。

事實上,有口碑高質量的作品不勝枚舉,近兩年的《琅琊榜》、《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北平無戰事》、《白鹿原》等佳作都是最好的注腳。而反復播放的電視劇《西游記》、《康熙王朝》、《我愛我家》等歷久彌新,為人們的懷舊情結找到了安放之所,其中更飽含觀眾渴望全新經典出現的急切願望。不少優質電視劇甚至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國禮,伴隨習近平主席出訪走出國門。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說的那樣“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希望整個電視劇行業能真正“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為電視劇插上藝術和思想的翅膀,讓電視劇行業健康成長!

(責編:董曉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