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煎餅大媽月入三萬,“扎心”了嗎?

蔣萌

2017年08月28日16:1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煎餅大媽月入三萬,“扎心”了嗎?

背景:最近,北京黃金地段一個煎餅攤的大媽火了。顧客拿到煎餅果子之后,堅持認為大媽少打了一個雞蛋,大媽辯解不過,忍不住說了一句: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此言一出,網友嘩然。評論區裡,大家紛紛指出,身邊有好多類似煎餅大媽的牛人。

新京報發表趙清源的觀點:上過大學的真的不如擺攤賣飯的嗎?這又是一種“讀書無用論”嗎?先說清楚,賣煎餅並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容易:首先你得早起,這就意味著你可能沒那麼豐富的夜生活﹔你還得進貨,這得有個好身體﹔你還得動作快,味道好,不然留不住客人﹔更不用說一身的油污和蔥花味兒,常年忍受風吹日晒以及隨時都有可能到來的城管……艷羨煎餅大媽,那就走出辦公室,走出寫字樓﹔受不了那個苦累,就挑力所能及的工作自食其力。學歷並不是高收入的保証書。市場經濟意味著,所有的競爭都來自於稀缺性。比如,一個優秀的泥瓦匠、木工目前是很搶手的,是市場稀缺的人才,這就是市場發出的信號。對於高學歷人才來說,也可以“體面工作+較高報酬”。就拿很多人都學過且認為沒用的高等數學來說,所謂沒用,不是高數沒用,而是絕大多數人沒有把它學到有用的程度,一句話,學藝不精。任何行業都是如此,學藝若精,在哪都是稀缺人才。

小蔣隨想:這讓我想到另一個雷同的段子——某快遞員和客戶發生爭執,客戶懷疑快遞員偷拿了包裹裡的東西,快遞員稱:我月入2萬,怎麼會為你這點東西起歹意?再如,關於保姆月嫂月薪可觀、裝修工人如何能賺錢的故事也有很多。不得不說,此類段子都是在表現底層勞動者獲得高收入的“反差”,它們反映了勞務市場的一部分行情,透著一種以點概面,有一股“扎心”的味道。必須指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不要以為干某一行一定會成為其中的狀元。能否當狀元,需要機會機緣、個人努力、外部認可等因素相互配合。仍以煎餅攤這個段子為例,它首先有“北京黃金地段”這一前提。問題是,北京黃金地段是想擺攤就可以擺的嗎?城管對此怎麼看?就算可以擺,如果眾人都去擺,還能月入3萬?至於快遞員,要想獲得高收入,除了要辛勤地跑腿,還得有固定大客戶,被分配在熱點區域。金牌月嫂與技工木匠如果沒點真本事,雇主也不會出高價。每一行都有掙得多的,也有掙得少的,拿一行的“塔尖”與另一行的泛泛之輩比,后者薪情低很正常。高等教育普及化、有學歷的人就業不易已成為常態,既然如此,就別端著架子,和體力勞動者中的佼佼者比。

“低價買房”未必是留住人才的核心

背景:近日,武漢官方宣布,武漢將推三大核心工程,助推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其中,爭取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房子。

錢江晚報發表項向榮的觀點:有人質疑:官方宣布說房價低20%就能低20%?現在是市場經濟,除非政府出錢建,然后分名額購買﹔或者市政府掏腰包補20%的差價。可房價優惠20%,武漢政府財政有那麼多資金可補貼嗎?這麼補貼會不會對其他納稅人不公平?還有,有這個心思還不如搞廉租房、安居房,再配套租售同權更有效等等。更深層的問題是,即便二線城市通過物質的激勵吸引了人才來棲,但是能不能留下人才則是更實際的問題。作為政府來說,創造軟環境比提高硬件更有意義。比如提高政府部門辦事效率、執法透明度等等,這是一個大的綜合工程。同時,產業升級腳步更要邁大,讓人才的拳腳得以施展,預期收入能達到理想水平。如果隻靠短期的財政傾斜、政策優惠,缺少長遠的配套舉措和制度改革,對人才的吸引力難以持續。創造更多良好的環境,特別是更有價值的就業機會,這才是引鳳來棲最硬的道理。

小蔣隨想:北京幾年前就開始搞自住型商品房,現在改叫共有產權房。這種房子都是政府特別供地,對開發商限定售價,價格為同地段普通商品房價格的70%,購房者隻能獲得房屋的70%產權,剩下的30%產權在政府那裡。購房人五年之內不得賣房,賣房時政府有權優先回購。簡言之,這種房子減少了炒作與投機性。但是,這樣的房子限量供給,得符合一系列資格才能購買。經常是一個申購項目,有十幾萬符合資格者搶幾百套房,“搖號中獎”概率很低。武漢吸引大學生留漢工程中的“低價購房”,會不會借鑒北京的經驗?低價房會不會供不應求?無論如何,有一點應是肯定的——武漢會想方設法防止此舉淪為炒房賺錢的途徑,此舉的根本目的是讓人才安居並樂業。既然最終的指向是樂業,是要幫武漢創新創業,圍繞“業”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要知道,一些年輕人寧可在一線城市租房乃至蝸居,也不去房產庫存充裕、房價較低的中小城市,就是看中了一線城市的創業環境與公平的市場氛圍。二線城市要想吸引人且留住人,還是得在服務配套“業”上下功夫。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