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山西省和順縣呂鑫煤業四採區發生一起滑坡事故,坊間紛紛傳言,有多人在這起礦難中遭到掩埋,生死難料。事發之后,和順縣礦業主管部門迅速否認了相關說法,多次以不同渠道發布“辟謠”信息,甚至行政拘留了一名聲稱有多人遭到掩埋的“造謠”網友。
然而,“反轉”來得實在太快,8月15日,涉事企業總經理高陽就到縣公安局投案自首,供稱事故發生時有10人遭到掩埋,其中1人脫險、4人死亡、5人失蹤。此前所謂“無人員傷亡”的官方通報,在高陽的供述面前發生了180度反轉。目前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兩級政府已成立搶險救援指揮部,進一步核實人數。縣煤炭管理局局長被就地免職,發帖者也已被解除行政拘留。
毫無疑問,這起事件嚴重損害了和順縣政府的公信力,各種“謠言無罪論”更是借著這個機會大肆傳播。和順縣政府草率的“辟謠”不僅沒有讓輿論空間變得更加清朗,反而為謠言制造了新的土壤,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據和順縣外宣辦工作人員回應,“所有人全被煤礦蒙蔽了”,在政府調查組前往呂鑫礦業調查之前,煤礦曾封鎖消息,破壞、轉移了第一現場,隨后所有調查情況均為煤礦人員提供。在本次事件中,瞞報事故的呂鑫煤業當然是首惡,但是,和順縣政府也有不容推卸的責任。
在一起礦難發生之時,當地礦業主管部門的當務之急,就是組織調查,明確礦難現場情況,而在調查過程之中,搞清人員傷亡情況又是重中之重。安全生產重於泰山,人命關天的事情,容不得半點輕慢。然而,在本次事件中,當地煤管局成了涉事企業的“復讀機”,直接將這一消息上報到了縣政府,而縣政府在收到報告之后,也沒有盡到把關責任,把由礦難肇事責任方炮制的信息轉化為官方通報發了出來,並以此為據“辟謠”,甚至動用執法力量逮捕網民。這種做法透支了政府公信力,讓后續調查陷於被動。
當地政府為何要冒著公信力受損的風險為企業背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懶政心態難辭其咎。對於地方政府來說,親自組織對礦難的調查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相比之下,直接把企業自己的調查結論拿來使用就簡單得多了,隻要不出大紕漏,誰也不會知道當地礦業部門究竟有沒有盡責調查。此次事件的后果告訴人們,開展事故調查容不得絲毫僥幸。
而除此之外的另一個原因,恐怕就是當地政府對來自百姓的輿論監督未擺正心態。其實,輿論監督和政府工作的目的是一致的,在查清礦難真相之前,不宜著急對洶涌的輿論進行反擊和“辟謠”。辟謠固然是政府的職責所系,但是和順縣政府首先應該問問自己:辟謠的底氣從哪裡來?這種不等事實清晰就著急應對輿論的心態,讓當地政府陷入了進退失據的窘境。
和順縣政府受到了呂鑫煤業的“蒙蔽”確實不假,但當地政府也應從此事件中吸取教訓,認真反省。政府的公信力十分寶貴,決不能被如此濫用,被某些無良企業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