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克難攻堅看“堅持”

李  波
2017年08月16日05: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堅持”兩個字,知易行難,力重千鈞。回望革命戰爭的波瀾歷程,有人遇困境時常有畏難情緒,嘀咕“紅旗到底能打多久”,在懷疑動搖中止步不前﹔有人加入隊伍放不下投機心態,不能正確對待得失進退,在牢騷抱怨中半途而廢。今天,在年輕一代的“三門”干部身上,“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這話絕非危言聳聽,依然是聞者足戒。分析起來,種種“棄垂成之功,陷不義之名”,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沒有把握好前進與曲折、量的積累與質的飛躍的辯証法,到關鍵節骨眼上差了那麼一份“堅持”。

  堅持首先是一種信念。有人曾問鄧小平同志:“長征那麼艱難凶險,你是怎樣走過來的?”他堅定地說:“跟著走!”革命戰爭年代,多少人正是堅信“隻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堅持。1934年底,被譽為“諜戰玫瑰”的紅色特工沈安娜受黨指派,成為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的速記員。但有一天,她突然出現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強烈要求去延安,原因是對敵人內部腐敗非常憤慨。周恩來等人分別做工作,囑咐她長期隱蔽下去,可以為黨作出更大的貢獻。而后,她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隱蔽戰線斗爭中,直到1949年5月勝利返回上海。正是堅定的信念,使她堅持到底,接受了嚴峻考驗,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天,有的人面對一時的委屈而彷徨、焦躁,在階段性困難面前“鬧情緒”“耍小性”,甚至動輒放棄、打退堂鼓,歸根到底就是信念不堅定。

  堅持是一種錘煉。“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朱德被毛澤東贊為“意志堅如鋼”,南昌起義后他率部掩護主力部隊進軍潮汕,惡戰后卻傳來了潮汕起義失敗的消息,孤軍無援該往何處去?生死關頭,朱德在天心圩整頓部隊,說明形勢和任務,充滿信心地告訴將士們“要把革命前途看清楚……中國革命現在失敗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暫時的”。這番士氣鼓舞,讓革命的精華保留下來,隊伍的面貌煥然一新。沒人想到,在那支800人的隊伍裡,走出了新中國的三位元帥和一位大將。可以說,正是一次次的堅持,錘煉了隊伍,也成就了事業。有句勵志的話: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能堅持下來的人不多。在成長與干事的道路上堅持到底,拿出“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英雄氣概,我們終會收獲“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的喜悅與驕傲。

  堅持是一種精氣神。屢屢被提及的山西右玉縣,之所以能從風沙成患、山川貧瘠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人民富足、百業興旺的“塞上綠洲”,靠的是一批批“飛鴿牌”的干部們堅持去干“永久牌”的事業,是18任縣委班子“扛鐵鍬、吃炒面、喝泉水”將一張藍圖繪到底。這種堅持,透射出的正是共產黨人干事創業的那麼一種精氣神。今天,推進改革發展,仍需激發“堅持”的精氣神,以谷文昌“不救民於苦難,共產黨人來干啥”的韌勁兒,以“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的憨勁兒,瞅准了目標百折不回往前沖,我們才能爬坡過坎,贏得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隻要堅持,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這個深刻道理,於國家是這樣,於個人也是這樣。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16日 04 版)

(責編:白宇、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