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高溫災害面前,請勿苛責“蹭空調”

蔣萌

2017年07月21日15:1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高溫災害面前,請勿苛責“蹭空調”

背景:許多地方高溫持續,宜家成為人們“蹭空調”、“蹭睡”的好去處。很多人拖家帶口而來,蹭床蹭WiFi,甚至脫了鞋上床蹭被子,還擺出“葛優躺”的姿勢來。

錢江晚報發表項向榮的觀點:對這種貪小便宜又缺乏文明禮儀的現象,媒體上多有批評。但批到什麼程度,還是要講些尺度。因為退一步來講,宜家放著那麼好的納涼資源,不去用也是浪費。如果蹭涼者能夠珍視資源提供者,在滿足自己需求的時候,多去照顧到他人需求,注意個人衛生,注意文明禮儀,不損壞物品,其實這種現象也是可以容忍的。“睡”宜家其實是一些條件不大好的群眾如進城打工的群體,或消費觀念比較保守者選擇的一種有點無奈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並不贊同往年輿論對納涼者進地鐵空間避暑一事的批評,一則,地鐵本身就是利用公共資金修建的,應當讓全體公眾享受它的福利﹔二則,來地鐵走廊裡納涼的人多了,是會給旅客的進出帶來不便,但總體來說,還是弊小而利大。“蹭宜家”熱的熱度多少,實際上是預警著這座城市的納涼避暑公共場所缺乏程度的多少。如果場所多了,估計“睡”宜家的人會越來越少。

小蔣隨想:近期,許多地方都在經歷高溫“燒烤”。與“燒烤”的難耐相對應的是,微薄的“防暑降溫費”讓人們的心裡“拔涼拔涼的”。防暑降溫費別說用於避暑休假了,就是花在空調電費上也支撐不了幾天。不得不說,對中低收入者、拿著較低退休金的老人而言,如何躲避酷暑實在是個極為現實的問題。氣象管理部門已將高溫定為“紅色預警”,高溫就是一種氣象災害。既然如此,應對就應該是社會層面的。進一步探討,防暑與避暑有沒有可能成為一種公共服務?當然,不一定要專門修建“避暑場館”。考慮到許多公共場所已有中央空調,一些地方還有陰涼的防空洞,這些場所能否在盛夏延長開放時間甚至全天開放,供公眾納涼。當然,納涼者也要提高文明意識,光著膀子、橫七豎八地躺著確實不雅,影響商家的經營也不應該。公共場所對納涼者懷有雅量,納涼者在公共場所文明納涼,互相體諒,相互配合,才是較好的結果。

剛需藥經談判降價入醫保應繼續發力

背景:人社部7月19日宣布,36種藥品經談判成功正式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范圍。這36種藥品多為高價剛需藥,談判后的醫保支付標准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平均降幅達到44%,最高的達到70%。

廣州日報發表練洪洋的觀點:數十種高價剛需藥大幅度降價,並納入醫保目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譬如,乳腺癌靶向藥曲妥珠單抗,2016年國內市場價格約為每單位24500元,如今降至每單位7600元,降幅約為69%,力度之大,超乎想象。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本次36種高價剛需藥降價是醫保經辦機構與藥品企業談判的結果。牛刀小試便大有斬獲,彰顯我國醫保經辦機構的議價能力與作為空間。我國人口基數大,藥品需求旺盛,僅僅抗癌藥市場規模目前就超過千億元,一款抗癌藥就能催生一家上市公司。因此,醫保經辦機構的議價能力不容小覷。既然証明這是一條可行之道,接著需要做的就是乘勝追擊,繼續擴大戰果,將包括非醫保類藥物在內的高價剛需藥價格都降下來。反高藥價要從多維度入手,生產企業、流通環節、醫療機構等等,盡可能擠掉藥價泡沫,在鼓勵藥企創新與維護患者利益之間取得動態平衡。

小蔣隨想:談判議價屬於市場規則內的合理博弈,這件事不可能由患者單獨與醫藥企業或者代理商去談,必須由有行政權力與統籌能力的管理部門去做,這是有關部門的職責己任。如果有關醫藥用品納入醫保,不光可以降低公眾的醫療負擔,還將減輕醫保資金的支付壓力。倘若不納入醫保,有關部門更有義務為患者的權益去爭,公眾自費治病的壓力更不能被低估。對國內外醫藥企業而言,面對一個區域性的乃至國家級的市場,大蛋糕的規模不言而喻,更有可能在談判桌上降低身段。當然,怎麼談,能談下來多少降價空間,考驗著醫藥管理部門搜集有關信息、制定博弈策略的能力以及良知。這之中,要高度警惕某些管理者被醫藥企業“公關”,喪失應有的為公眾維權、代表政府的立場,甚至陷入腐敗漩渦。面對一種治療乳腺癌的藥品從每單位24500元降至7600元,公眾在拍手稱快之余,更期待有關部門繼續發力,擠掉更多虛高藥價的泡沫。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劉琨(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