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文稱,隨著父母經濟收入的不同,有一條看不見的鄙視鏈正在悄然形成:看《喜羊羊》、《熊出沒》的孩子,無法和看《迪士尼》、《小豬佩奇》的孩子聊到一起去。這篇文章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認可,也有網友覺得難以理解,國產動漫現狀如何?怎樣破解這樣的僵局呢?(7月10日中新網)
雖然《喜羊羊》、《熊出沒》等國產動畫片在國內很火,也有很多孩子喜歡看,但這些國產動畫片在不少受過良好教育的白領人群來看,卻是“狗肉上不了正席”,比如講故事的能力不行、制作水平差,教學的功能比較差等等,對他們來說,隻有從歐美日韓引進的動畫片,諸如《探險活寶》、《倒霉熊》等最新、最流行、還沒有中文配音版的各種英文原版動畫片,才是好的動畫片,他們才會引導孩子去觀看。
這並非是崇洋媚外。雖然不能簡單以看國產動畫片或進口動畫片來作為階層差距的判斷,但不得不承認,國產動畫片的整體水平,與世界水平都還有較大差距。要看到,動畫片並不會帶來“階層撕裂”,而隻存在中外差距。就如《喜羊羊》出品方蘇婉梓就對此承認,讓人耳熟能詳的《喜羊羊》成為鄙視鏈最底端,是因為新一代的白領或孩子家長,在動畫的內容,審美各方面都有比較高的鑒賞水平和高度,他們追捧好的作品可以理解。這是家長眼光、水平的不同所決定,與階層沒太大關系。當然,如果一些孩子隻愛好較為低智或不適合觀看的動畫片,這對他們的成長並沒太多好處,這也是看這些動畫片而被“鄙視”的重要原因。
《喜羊羊》、《熊出沒》等熱播的國產動畫片,與國外的優秀動畫片相比,仍有諸多不足。比如中國的動漫產業相對於美日等國,顯得很不成熟,動漫產業鏈很不完整,缺乏有創意的編劇、導演、策劃人等等。美日等國的動漫產業則有完整的產業鏈,比如成功的迪士尼,已成了全球動漫企業膜拜的對象。另外,國產動畫片不分級,也會讓家長對國產動畫片無所適從,而歐美日韓等國的動畫片,嚴格實行分級,家長選起來會更方便放心。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家長為了讓孩子學習英語,所以更喜歡讓孩子看各種英文原版動畫片。
不要因為《喜羊羊》、《熊出沒》這些國產動畫片的走紅就認為國產動畫片達到了世界水平,國產動畫片為孩子所熟知與追捧,與國家對於國產動畫片的保護政策有很大關系,就像國產電影一樣,近年來票房屢創紀錄,但其與國際水平也仍有較大差距。
要正視國產動畫片與世界水平的差距,盡快實行動漫作品分級,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與幫助,完善產業鏈、加強產業協作,加強人才培養等等。讓孩子們有更多優秀的國產動畫片看,也就不會出現讓孩子看個動畫片,都好像在加劇“階層撕裂”一樣,愛看國產動畫片的孩子,也就不會有輸在起跑線之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