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利民為本,令行為上

李  斌
2017年07月07日06: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綿。”明代蘇州知府況鐘,就是昆劇《十五貫》中“況青天”的原型,素以廉吏著稱。況鐘主政前的蘇州,主辦織造的太監、往來衛所軍官、本地鄉宦豪富相互勾結橫行無忌,巧立名目征收苛捐雜稅,本該上繳朝廷的賦稅卻又連拖帶賴。況鐘先是堅決打擊妨礙政令施行的宦官豪強,接著親自調查核算賦役情況,上報朝廷核減稅糧、廢除苛捐。據《明史》記載:況鐘“興利除害,不遺余力。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令行為上。”放之整個治理體系觀之,地方政府處在政令下傳、民情上達的紐帶環節,官員猶如來回穿行的飛梭,在國政與民情間穿針引線、牽線搭橋。況鐘之所以受百姓擁戴,就在於他對上忠誠擔當,不與豪強同流合污,對下則纖細周密保養民生。所謂“凡上下之情,通則治,不通則不治”,地方官員的職責擔當,不可不謂之關鍵。

  一位干部說得好,在今天的中國,當“官”是門技術活。這個“技術”,並不是什麼馭人之術、晉升之術,更不是什麼斂財之術、欺民之術,而是指溝通上下層級、融通黨心民意的連心術、實干術。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易。一些干部習慣於服從上級,隻講對上不管對下,許多舉措與民意相左,惹得百姓意見不小。這種做法,與其說是“對上負責”,不如說是“對上糊弄”。也有的干部,總是以本地的差距和特殊性為借口來敷衍上面的政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對上負責陷於停擺,對下負責也淪為空談。

  “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談到地方干部的工作職責,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告誡。為黨分憂、為民盡責是黨的干部的天職。如果隻想當官不想干事,隻想攬權不想擔責,隻想出彩不想出力,是沒有資格做領導工作的。“向上看”意味著,工作應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而進行,不折不扣把中央的政策傳遞好、落實好,講忠誠重看齊。“向下看”則意味著,用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檢驗工作成效,根據群眾的困難和憂思校正政策指針。

  黨心齊,黨員干部就有力量。人心齊,黨的執政基礎就堅固。從本質上講,“向上看看”與“向下看看”並不矛盾,二者統一於黨的宗旨和初心。所謂上下同欲者勝,黨心民意相映生輝,事業發展就能所向披靡,政通人和的善治理想才會成為現實。今天,我們正處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並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關鍵節點,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應有關鍵擔當、積極作為。正像習近平總書記詮釋執政理念時所說的,“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萬事胚胎,皆由州縣。”領導干部當好親民之仆、治事之官,老百姓內心裡始終都有一片艷陽天。傳統觀念裡,“有力量濟人謂之福”。對領導干部來說,用好手中職權去經世濟民,是不容懈怠的職責,也是一種超越世俗快樂的幸福。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07日 04 版)

(責編:馮人綦、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