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小學生“歪答”祝壽題也是一種童真

蔣萌

2017年07月04日15:55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學生“歪答”祝壽題也是一種童真

背景:杭州一小學期末語文試卷上有一道1分的題目,網民直呼眼界大開。題目是:爺爺六十大壽,你會獻上什麼吉言?報道稱,某班42個學生,18個空著不會,16個答案讓人無法直視,有8個答“壽比南山,身體健康”。

中國青年報發表周雲龍的觀點:那些“無法直視”的答案到底是什麼?甲: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乙:歲寒知鬆柏,患難見真情﹔丙: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丁: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老師在考后對孩子作了追蹤調查:為什麼會這麼寫?甲說,姜太公和爺爺都是老人,願者上鉤是希望人們送給爺爺的禮物能夠自動上門。丁說,我希望爺爺的歲數活得越來越大,就像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丙說,我寫了“寸金難買寸光陰”,希望爺爺能珍惜余下的時光,快樂地度過一生——看看孩子們的“腦回路”,難道不是兼顧到了創意和感情麼?孩子是先天語言學家,詞匯、句子、敘事常常在野蠻狀態下自動生成,表達總會給人意外的驚喜。此時,成人世界的正面反應,應該是寬容、鼓勵、賞識,而不是批評、諷刺、挖苦。為什麼好多孩子進入學校之后,語言表達開始漸漸變得無趣、生硬、貧乏?為什麼他們最怕寫作文?為什麼小學生作文就開始抄襲、仿作?那些違背成長規律、教育規律的引導熏陶,可能是主因。

小蔣隨想:孩子應有孩子的樣子,成年人應有成年人的作為,兩者不能“互換”。比如,當個別孩子模仿著成年人的套路,像“小大人”一樣有板有眼地“表演”,你會不會感到一種假?再看《二十四孝》中的“老萊娛親”,70歲的老萊子常穿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甚至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以博父母開懷,面對這樣的“孝”,你會不會將隔夜飯嘔出?正因如此,我願意聽到孩子們說雖然用詞不當、卻體現童真的話。因為,這才是孩子應有的言語。當然,這不是說不應指出並糾正孩子們的用詞不當,而是說成年人不應以成年人的成熟來要求孩子,甚至拔苗助長。我們的教育太過注重標准、一致、應試,難免傷及孩子的獨立思考、勇於嘗試並試錯的能力。就本例而言,8個孩子答“壽比南山,身體健康”,基本是“標准答案”﹔18個空著不會,恐怕是“填鴨不會自己吃”的結果﹔16個答案據說“無法直視”,經過老師詢問,其實蘊含孩童的美意。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每逢祖父母生日,父母會帶孩子去祝壽並送上祝福,孩子們會答不出“標准答案”嗎?一次語文考試,考倒的是誰需思量。

茅台酒廠招工“擠破門”別大驚小怪

背景:茅台酒廠5年來首次對外招工引發關注——幾十萬人爭奪2000個報名名額,最終隻有337個入職名額,競爭激烈堪比“公考”。據說,在茅台酒廠當一名制酒制曲工人“一年拿到10萬元不成問題”。

湖南紅網發表丁家發的觀點:對求職的大學生來說,一方面看中茅台這塊“金字招牌”,另一方面看中茅台的福利待遇好。然而,茅台的這份工作並不是“躺著就把錢掙了”。制酒制曲的工作強度很大,要在封閉、高溫、不能通風的環境下干活,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肯定堅持不下來。也許有一小部分大學生在工作一段時間以后,覺得現實和理想差距較大,最終受不了這份苦而選擇離開。對此,我們也要理性看待和充分理解,因為一個人有選擇職業的權利。普通勞動者對高薪工作的期盼和追求不是壞事,但這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不僅要提高工作技能、技術等職業能力和各方面素質,還要具備吃苦耐勞的實干精神。同時,也希望一些企事業單位對此現象進行反思,如何能進一步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水平,真正體現每一個勞動者應有的價值。

小蔣隨想:好名頭、好待遇的好單位引來眾多求職者並不出人意料。許多求職者也知道一家好單位不過是漫漫求職路上的一站而已,懸殊的求職者與入職者比例,使得進入某一家好單位只是小概率事件。還有必要指出,人生有太多種可能性與未知性,進入一家看上去不錯的單位不代表就成為了“人生贏家”,暫時求職碰壁以后未必不會遇上別的機會,這個道理適用於所有正奔走於求職路上的人自勉。對那些暫時沒找到所謂的好單位的人而言,也要有種務實態度,先就業后擇業好過高不成低不就,能找到感興趣的、收入高的工作固然好,但執著於“沒興趣不工作”、“給錢少懶得干”也可能空耗掉寶貴時光。求職者還當省察自己,盲目自信與自大或者過於腼腆與自卑,都不利於求職與就業。在走向社會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困難、產生困惑,但隻有不斷向前走,才會發現未見過的風景、未料到的可能。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