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電訊:“奇葩校規”頻現,最終還是害了孩子

白靖利

2017年06月01日09:2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奇葩校規”頻現,最終還是害了孩子

  最近有一則新聞:雲南省景谷縣一中三名高中生因提飯進教室被開除,此事經新華社報道后,3名學生的開除處分被撤銷,景谷一中將施行修訂后的新校規,景谷縣還對全縣32所各類學校校規進行清查。此前,安徽某中學制定《關於對女生行為准則的特別規定》,其中包括“不許給男生傳遞紙條”“不許和男生單獨同乘一輛自行車及其他交通工具”等規定,也曾引發網友熱議。

  從帶飯進教室被開除,到私自離校要交保証金,再到禁止同性交往過密……類似校規近年來屢見不鮮,既引發了被管理者的不適,也在社會層面產生較多的負面影響,一些異化后的“奇葩校規”往往被吐槽為“笑規”。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校規該走向何方?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服務好學生?

  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制定規章制度,約束、管理學生是分內之事,合情也合理。短期來看,校規可加強學校管理,為師生營造一個良好有序的教學和生活環境﹔從長遠看,校規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

  但是,前述諸多被曝光的“校規”之所以引發如此多的“吐槽”,主要原因在於它們違背了教育的基本原則。縱觀各種引發爭議的“笑規”,大都存在過於簡單粗暴、用力過猛、忽視學生的個性、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等弊病。“奇葩校規”頻現,以至於有人覺得也該給校規定個規矩。

  對於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矛盾,有些學校管理者不是積極有效地引導、化解,而是採用“堵”“圍”等嚴厲的方式,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以禁止男女生交往過密為例,這樣的規定違反了學生成長的天性,不但不利於青春期學生的成長,還容易引發他們的逆反心理,甚至可能讓學生正常的溝通交流產生障礙。

  還有一些校規,嚴重脫離實際,缺乏操作性,最終可能導致學生根本不把某些“奇葩規定”當成一回事,甚至連帶把其他校規也不當回事。這樣一來,校規失去了公信力和嚴肅性,很可能使得學校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都遭遇困難。例如,禁止未婚同居,這樣的規定如何執行、如何監督?有人違規了,又該如何確認、如何處罰?

  在提倡加強自我管理的今天,許多校規還把已經有了自主意識的孩子當成溫室裡的鮮花、流水線上的零部件,管得過細、過寬,這種方式也不利於學生的自我管理。試想,一個從小被老師、家長指哪兒就往哪兒走的孩子,長大后如何獨立思考,又如何放心讓他們獨挑大梁?

  許多簡單粗暴的校規,動輒以開除威脅學生,這種思維模式和管理措施讓人不寒而栗。從過往許多案例來看,若非被公開曝光、媒體介入,許多開除的懲戒就成為既定事實了。試問,一個孩子僅僅因為在學校裡玩了下紙飛機,帶了飯菜進教室,或者因為跟異性朋友距離近了一點,就要被開除,從此在人生道路上留下巨大的陰影、污點,甚至人生軌跡因此改變,對於孩子、孩子的家庭意味著什麼?

  “奇葩校規”頻現,不僅使規定失去權威性,流於形式,還弱化甚至帶偏了教育的功能。在學生應當形成規則意識、契約精神的年齡,遇到“奇葩校規”這種無規則、不正當舉動的傷害,恐怕是一件極具諷刺意味的事情。教育部門以及相關學校應該多聽聽學生呼聲,務實一點,精細一點,讓校規真正能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