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作者都答錯的閱讀題,讓人欲哭無淚

魏英杰

2017年05月22日08:05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作者都答錯的閱讀題,讓人欲哭無淚

  中小學的語文閱讀理解題,經常要被人吐槽。知名作家周國平,最近專門出了一本書《試卷中的周國平:對標准答案說不》,叫板語文閱讀理解題。

  周國平的文章流傳廣泛,是出閱讀理解題的好素材。但他似乎並不覺得高興,原因是,這些以他的文章為材料的閱讀理解題,往往讓他本人摸不著頭腦。比如有一回,他自己做了一道題,結果按照標准答案隻能得69分,比有的學生還低。

  這種現象並不罕見。近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一篇《我是作者,卻答不准文章的“作者原意”》的短評,該文作者提到,自己一篇報道被選用為閱讀理解的材料,這道12分的題目,他自己最多隻能拿到6分。這讓作者感到有些尷尬。其實,這種事情我都碰到過幾回。幾年前,我一篇談國學現象的評論,被一些地方的學校當作高三閱讀理解題的材料,可看到題目后,我這個作者都懵了——有的題目我真的回答不出來。

  周國平認為毛病出在“標准答案”上。他質疑,如果閱讀理解題的標准答案是作者自己也不容易猜中的,那麼“所謂標准答案的根據是什麼”?“能夠按照標准答案回答出這些要點就算是理解了文本,這是現行語文測試的一個基本模式,我認為它不但把理解簡單化了,而且阻礙了真正的理解。”這麼說當然有道理。問題還在於,“標准答案”的背后說明了什麼?

  語文閱讀理解之所以要有標准答案,自然是為了方便打分,避免發生歧義。發展到極致,就是看得分點,以此判斷對錯。這一方面說明,標准答案確實是出於規范化考試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明,閱讀理解已經偏離了“閱讀”和“理解”的本義。按理說,學生看完一則材料,應當從自己的角度分析文本,隻要言之成理,就該得分。依賴於標准答案的閱讀理解,卻人為限制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想象力。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與欣賞能力,無疑是一種極大的破壞。

  歸根結底,這又是應試教育體制導致的弊端。在應試化的思維下,任何考試都以成績為主,以分數決定高下。這在扼殺學生想象力的同時,也會鉗制老師的積極性。既然到最后是分數說了算,老師如果把更多精力放在培養學生真正的閱讀理解能力上,就會與應試化教育的模式相悖。所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的是對待同樣的事物,每個人的理解或有不同。但如果老師按照這樣的觀念教育學生,許多學生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就隻能吃鴨蛋了。

  所以,作者根本不必為之尷尬。有一句話說,作品一旦被創作出來,就不屬於創作者本人了。文本具有開放性,往往連作者都沒有意識到其中的一些奧秘。這其實不奇怪。反倒是長期以來奉行應試化教育的主管部門,應當加以反思。本該是生動活潑的語文教育,難道就沒有任何改革的空間?死抱標准答案的閱讀理解題,難道就不能在題目設計上開放一些,更加迎合這一題型的本義?身處教學一線的語文老師們,敢不敢走得更遠一些,放手讓學生發揮個人思考與判斷?

  這些問題不解決,總難免還會出現一些奇葩的閱讀理解題,讓作者本人欲哭無淚。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