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留住鄉村教師,重建鄉賢傳統

項向榮

2017年05月10日07:54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留住鄉村教師,重建鄉賢傳統

  近日有報道說,今年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中央財政全年將安排109億元。目前,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已惠及130萬鄉村教師,絕大多數縣補助標准超過年人均2400元,有的甚至高達6000元。

  這條消息,不啻是為大喜訊。這個喜訊,不只是針對廣大的鄉村教師而言,更是整個國家而言。唯有如此,佔中國大部分國土面積的鄉村才更充滿希望,中國的未來持續發展才有保障。

  近十年來,中國鄉村教師的流失情況比較嚴重。教育部曾有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3年短短三年時間內,鄉村教師流失人數達142.5萬,流失率達30%。優秀教師出走,教師隊伍短缺……這是中國很多鄉村學校普遍面臨的問題。越往偏僻的鄉村,就越會發現,鄉村中小學的教室校舍未必破敗,但教舍裡的優秀鄉村教師卻日漸凋零。一個沒有了教師的學校,就像一座座失去靈魂的軀殼,僵立在鄉村的田野裡。

  鄉村教師為什麼流失?源於他們的經濟地位沉淪。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后李濤在一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時提到,鄉村教師從幾十年前村裡的“知識權威”變成大家眼裡的“窮酸老九”,甚至連自己的學生也都“鄙夷”和“不屑”。因為他們干癟的錢包,成為“讀書無用”的天然論據。因此“讀書無用論”在個別鄉村沉渣泛起,和鄉村教師收入低微有著莫大關系。

  然而,任何一個地方,沒有教師行嗎?科學家告訴我們,同一個族群裡面,無論城市與農村,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多的。然而我們看到的是,在如今的重點大學裡面,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越來越少。為什麼?無他,因為教育資源的傾斜,優秀教師大量從農村流失到城市,使得大量農家子弟不僅從一開始就失去跳農門的機會,更談不上長大后獲得高層次培養的可能。而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教師更有特殊的意義。特別是對於那些父母都去打工的留守兒童來說,鄉村小學的老師實際上承擔了部分學生父母的職能。鄉村教師一直以來還是鄉賢的中堅力量,承擔著重新構建鄉村文明的重任。鄉村教師流失的現狀,隻能導致農二代始終還是農二代,長此以往,階層固化,不利於社會穩定,不利於鄉村重構。

  因此,今日我們最迫切要做到的是,不僅讓他們有體面穩定的生活保障,而且穩步增長。要讓這109億元生活補助毫無截留的到他們手中,讓他們充分地享受到政策的陽光。我們不僅拯救他們的“錢包”,還要讓他們享受該有的社會地位,比如獲得比城市教師更多的進修、職務晉升等機會,增長社會見識,趕上時代發展步伐。讓人人都能尊稱他們一聲“先生”,讓他們安心留在鄉村學校,挺起胸膛教書育人。鄉村教師被稱作“我國基礎教育的脊梁”,正如很多論者所言:沒有了他們的辛勤耕耘,中國廣袤的農村如何迎接自己的未來?而若鄉村沒有了未來,城市又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