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隨筆:用走心的社交消解孤獨感

李洪興
2017年04月19日05: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個朋友很快要被派往國外,雖不是第一次,卻在話語間流露出不少“孤獨感”。在異國他鄉,遠離了熟悉的人和事,會過得好嗎?這個問題確實考驗人,尤其是對事業上升期的年輕人來說,需要對抗的恐怕還是那份孤獨。

  孤獨雖無法准確定義,卻是現代人逃不了的一種情緒。19世紀,作家愛倫·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現代人孤獨的處境,主人公通過不斷追逐人群來尋找安慰。很多人也都有這樣的經歷: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傾訴,翻開通訊錄,猛然發現“沒人可打”。引致孤獨的眾多因素,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社會關系黏度和社會信任度的降低。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與傳統社會結構相比,現代人面對的世界發生了變化,社會交往的模式也大不相同。以前,人們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視角認知世界,個人的事更多的是家庭的事、家族的事。而現代人以“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的姿態立身世界,原子化的個體讓合作局限於事務范圍內,其余的事變成了“井水不犯河水”。因為與他人無關,所以個人的處境、心境需要一個人自我消化或小家庭內部消解。

  聽朋友講過他在群租房中遇到的事,至今難忘。群租房裡大多數是剛畢業來北京打拼的年輕人,彼此不認識,即便是同屋室友,往往早出晚歸,各自忙工作,極少交流。其中一個室友的言行逐漸變得奇怪,從寡言到不言再到對著牆壁自言自語,所有人意識到可能“出問題”了。朋友事后說,如果平時交流多一些、幫襯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或許事不至此。當然,凡事沒有“如果”,這只是孤獨引發的極端個案,卻給人強烈的警示。

  抵抗孤獨注定不是一個人的戰斗,需要全社會的努力,一個重要方向是走進社會關系、融入人際交往、增強社會信任。畢竟,單個人處在自適應狀態未必有孤獨感,如果想被聆聽,卻無人應答、無人可信,才真正會被孤獨包圍。2000年,有位藝術家進行了一次行為試驗。他在深圳的街頭放了一個燈箱,寫著“想你,請與我聯系”,后附電話號碼,試圖在繁忙大都市裡尋找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吸引了數百個陌生人打來電話。實際上,紓解孤獨情緒需要渠道和窗口,更需要可感、可觸、可及的人群交往,從而在增強信任中傳遞情感需求。

  社交網絡打破了互聯互通的障礙,讓溝通變得更容易,但倘若只是建立在虛擬身份的基礎上,熱鬧也就還是“一群人的孤單”。如果現實中缺乏高質量、有價值的社會關系和人際互信,縱使想投身虛擬世界,也難以填補內心空白。提高現實生活中人際往來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減少對虛擬世界的依賴,否則,回家團聚還各自抱著手機,再親的人也被冷落一旁。我們處在社會網絡中,也在不停地發行著“社交貨幣”,隻有走心的社交才能讓情感在場,也隻有扎實的社交才會讓關系升值。

  創作完《百年孤獨》,馬爾克斯這樣解釋孤獨:一種愛的能力的缺失。社會就像一部大書,每個人是其中一頁,但不能“不容許被閱讀”。在人群中,隻有打破堅殼、帶著渴望、努力追逐的人才能收獲溫暖,而每一步追求又何嘗不是閃耀著人類擺脫孤獨的人性光輝?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19日 05 版)

(責編:王政淇、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