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網絡“捎句話”不止“看上去很美”

胡臣臣

2017年03月06日12:44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日前,陝西省委書記婁勤儉針對人民網網友的兩會建言發來回信,表示將密切關注、積極回應網友的留言。此前,人民網推出“兩會來了,我托書記省長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為網友提供平台,訴說兩會願景。(3月3日 人民網)

“網絡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的重要紐帶,是了解群眾訴求的重要渠道。”的確如此,當今網絡時代即是瞬息萬變的時代,是個性化的時代,是民意訴求多元化的時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黨的工作要得民心才能推動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了解民意訴求是推動黨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習近平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以往黨員干部了解民情民意,要麼是通過自己“走基層”貼近群眾,要麼是群眾通過走訪或者致信反映訴求意見,這些方式都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既受到時間限制,也受到場所限制。網絡架起了干群溝通的“橋梁”,其快速、便捷、多元化的優點,讓群眾隻需要登錄網站就可以給中央部委、省、市領導留言,無論是反映訴求還是建言獻策,都能夠實現第一時間傳達。“為解民之困,釋民之惑”提供了高效途徑,拉近了干群距離。

“兩會來了,我托書記省長捎句話”。就是讓書記省長直面民情民意,通過一段時間的收集、整理“捎來的話”,總結出人民群眾最衷心的訴願,然后通過討論表決等讓問題得到一定的緩解或者徹底解決。政府制定的政策制度是高屋建瓴、頂層設計,但是也不能忘了群眾的意見建議是“政策大廈”的根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是這“根基”的“標配”,脫離了人民群眾的“根基”就會淪為“花架子”工程。

所以,網絡“捎句話”不是搭的“花架子”,而是建起的“橋梁”,這座橋梁直通群眾心底,用好了這座橋,就打好了治國理政的基礎。

(責編:楊建楠(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