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天價片酬”還是要靠市場降溫

王慶峰

2017年02月28日08:40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天價片酬”還是要靠市場降溫

過去一年,什麼漲得最快?很多人覺得是房價,然而有數據表明,北京房價五年的漲幅,都未必能跟上部分明星片酬一年的漲幅:僅在2016年一年時間內,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就增長了近250%,一部成本3億元的電視劇,演員要拿走2億元,在一些更為倚重流量偶像的IP大劇中,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佔比甚至升至75%。

一部影視劇的成本大體上分為兩塊:制作成本和人力成本。就制作成本而言,包括布景、服裝、拍攝周期、后期制作等﹔就人力成本而言,編劇、導演、攝像和全體演員等,每個人都是劇組的一分子。如果把后勤開支、運營成本都納入賬本,隨便一個電視劇就可能關系到上千人。假如幾個主演大腕輕易拿去75%的成本,剩下所有人均分25%,這樣的配比體系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顯而易見,沒有人會用心寫劇本,導演恨不得“一條完”,攝像也不必精益求精,至於燈光、布景等,也是能壓縮就壓縮了。

一般來說,叫好才能賣座,但市場偏偏反映出另類景觀,也就是口碑和收視率“倒挂鉤”:隻要在演員陣營上做足了功夫,賣相再差,也不愁賣不出好價錢。而“明星中心制”的市場奇效,總能令資本心生鼓舞,把賭注全押在明星身上。而當紅明星的總量有限,需要進行哄搶,所以價格也不斷躍升。也正因如此,一個當紅明星在不同影視劇中的“刷臉”頻次,通常也正是其身價的體現。

如果“明星中心制”總是這麼有效果,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有一些觀點認為,明星對標的是粉絲經濟,消費力何其龐大!在這裡,確實有偶像崇拜因素在,當粉絲處於家庭依賴向社會自主能力的轉向之時,確實很容易產生偶像依賴,但客觀來說,這部分心理現象具有針對性,一般多見於青少年群體。隨著青少年長大,偶像情結一般隨之褪去。因此,從整體來看,粉絲經濟的消費主力相對穩定,其消費貢獻的數字比值可以測算,不可能沒有上限。

排除了粉絲消費力問題,說明的恰恰是演員供需問題,如果需求量足夠大,演員帶來的收入具有保本性,對於資本來講,隻要考慮演員這個維度就可以了。相應地,誰管他劇本有無漏洞、故事好不好看,隻要能賺錢就行了。中國的影視劇市場,可以說正處於井噴之中,需求量有增無減,而演員總體上來講還是稀缺產品。舉例來說,中國電視劇年產量約在400部左右,未上映的也有400部左右,如果每部需要“有名有姓”的演員至少5人,那麼得有4000名演員才能跟上需求。有那麼多演員嗎?所以在電視劇中,三線演員通常各處“刷臉”,如果是一二線演員,沒有“天價片酬”才怪呢!

每每遇到“天價片酬”現象,很多聲音就認為應該強制限價,或者說應該效仿“編劇中心制”,在好故事、好劇本上多點分配。問題是,分配應該歸由市場自主,強制不來。現在,假設在成本配比上,一部影視劇隻考慮劇本和演員這兩個維度,明星是保本收益,劇本則有市場風險,那麼,資本當然會選擇重明星輕腳本。這個問題,反映出的是中國影視劇市場的發育程度,而且隻能靠演員的供需狀況去調節。當有一天,明星帶來的收益不能再保本,故事維度的價值就升上來了,那時候,市場就會更多為好故事買單。

(責編:楊建楠(實習生)、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