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庄嚴正名“14年抗戰”到底意味著什麼?

李泓冰

2017年01月12日09:04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在走向現代化的改革道路上,我們正前所未有地關注、檢視並還原歷史,特別是近百年的幢幢史影,盡管它沉重、曲折,甚至滴瀝著鮮血。真實的歷史會嚴肅地告訴孩子們,和平的明艷背后,是無數犧牲者遠去的微笑﹔鮮艷的五星紅旗,是無數父老鄉親獻出至親至愛的鮮血點染而出的。不去還原歷史,我們也許容易忘卻從哪裡出發、為什麼改革、為誰發展這些根本性命題。

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便更深刻地理解,人們何以會為這則消息鄭重點贊——中國教育部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將教材中“8年抗戰”的表述改為“14年抗戰”。

中國歷史教材此前常用的“8年抗戰”,為人們所熟知。8年,是以1937年“盧溝橋事變”為起點的全國性抗戰。現在,一個新的歷史概念即將在新一代國人心中形成:“14年抗戰”的起點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那麼,向前延伸的,從“九一八”到“盧溝橋事變”這6年,被庄重寫入教科書的抗戰史,到底意味著什麼?

它意味著東北抗聯可歌可泣的壯烈抗戰,被認可被還原。意味著那位留過學、讀過黃埔軍校、紅衣白馬在白山黑水堅持抗戰的奇女子趙一曼,她受盡日軍酷刑而犧牲於“盧溝橋事變”之前的1936年,從此可以堂堂正正寫入中國抗戰正史,實現她就義前給獨子留下的拳拳期望:“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它也意味著,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駐上海閘北的第十九路軍抵抗日本海軍陸戰隊登陸的淞滬血戰被認可被還原,意味著蔣光鼐、蔡廷鍇以及所部那5000余人的傷亡代價,不但凜然讓當時的世界知道中國仍有一批敢打能打的熱血男兒,也讓后人遙相敬慕,重溫其通電全國“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的決絕忠勇。

它更意味著告訴后人,何以在日軍悍然侵我東北、虜我同胞,在“九一八事變”過去了漫長的六年,中國的宣戰才姍姍來遲,“地無分南北,人不論老幼”……因為中華民族在那幾頁史冊之間陷入了“悲慘的時候”,同胞在流亡、骨肉被異族凌辱,而積貧積弱的祖國、忙於內戰的政府,卻怯於抵抗、不願抵抗。

因此,中國修正歷史教科書,不僅僅是對抗戰起點的修訂,更在重塑歷史的大關節,將悲壯甚至屈辱的民族受難史毫不遮蔽地剖開,讓孩子們在痛心疾首中,了解祖先受過的苦難、國家曾經的不幸,也就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與發展。

這樣的庄嚴正名,是一個警示:慎以概念性、結論性的宏大浪漫敘事,遮蔽中國曾經挨打受辱的歷史真相。真正的抗戰史,並不只是最終勝利日的光榮受降和震天煙花,侵略軍也並非不堪一擊的“紙老虎”。當孩子們從教科書上更全面了解殘忍的侵略者罪行,了解數以千萬計的傷亡將士與同胞的慘烈代價,了解亡國滅種的命懸一線和漫長抗戰,才能更敬服慷慨赴死的先烈,對那些跡近無恥的手撕鬼子、褲襠藏雷抗日神劇也才更有抵抗力和辨別力。重要的並不僅僅是記住曾經的勝利,更要牢記烈火一般照亮那個苦難時代的殉難者,是他們鑄就了民族的精魂,捍衛了國家的尊嚴,護佑了和平的今天。

這樣的庄嚴正名,是一種宣示:我們珍惜每一個為祖國獻身的英雄、珍惜每一個受凌辱的個體生命。在對每一段歷史的永不遺忘中,中華民族的道德勇氣、賁張血性與和平願望,才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不屈不撓地永遠留存於中華民族壯麗史詩的字裡行間。讓先烈們死得光榮,中國才能生得偉大。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