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政府與官員“欠債失信”該怎麼治?

蔣萌

2016年11月21日16:0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政府與官員“欠債失信”該怎麼治?

背景:新華社記者在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系統中搜索發現,納入失信“黑名單”的政府及職能部門“官員失信”案件目前超過1100件,債務主要體現在工程款、借貸款等方面。

京華時報發表劉雪鬆的觀點:從司法實踐來看,不履行法院判決確定的支付、賠償等義務責任的黨政機關和公職人員,長期以來竟然是各地法院執行工作的難點,這讓人十分尷尬。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權大於法”的亂象遺留與意識殘留,必須重處重懲,以儆效尤。正因此,關於加大對各級政府和公務員失信行為懲處力度的議題,被擺到了日前召開的中央深改組會議上,並且明確強調,將危害群眾利益、損害市場公平交易等政務失信行為,作為治理重點。具有國際標准意義的情況應該是,公職人員被法院判決失信,不僅不能被提拔使用,還應剝奪公職資格。這是政府部門公信力止損的基本要求,也是對其他公職人員的強烈警示。黨政機關失信也好,公職人員失信也罷,都是危害法治公正公平、社會穩定的最大隱患。不論是何種原因不理舊賬、問責不力、亂做擔保,現任的主要領導如果不主動履行責任,上級執紀和監管部門,就應該將他們的現任職務撤除,並且納入仕途發展的“黑名單”。

小蔣隨想:地方政府或官員個人欠債不還,在性質上有差異,在“執行難”中各有各的掣肘。某些地方的“地方債”問題突出,“沒錢還”源於地方財政吃緊、形象工程耗費巨大。官員個人欠債不還,本來與官方行為是兩回事兒,卻由於某些官員用公權“混搭”私利,用權力關系網影響正常執法。比較而言,懲治官員個人賴賬失信相對容易,但仍需權力監督到位,執法不徇私情,這也是整肅干部隊伍乃至反腐的重要一環。更難啃的硬骨頭是,地方行政部門乃至地方政府“沒錢還”,這涉及一個單位或一級政府的償債能力。如果地方經濟不振、財政持續欠收,誰來為地方債買單?這也是高層嚴控地方債的原因。消化存量性地方債務需要時間。這之中,還要分清哪些是“剛需性”政府借債,哪些是“浪費工程”產生的欠款,根據具體情況,對主政官員與責任人進行處理。

“極端維權”需要法治到位與糾偏

背景:11月19日下午2時許,廊坊市(霸州市)煎茶鋪鎮榮烏高速北發現一非法運狗車,報警無效后,志願者決定駕車攔截運狗車,結果被運狗車撞行10余米,視頻中有人說“車報廢了,人也不行了”。據悉,轎車內有3名志願者受傷。目前警方對此事正在進行調查。

新京報發表承章的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九條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攔截檢查行駛的車輛,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依法執行緊急公務除外。志願者不是執法機關,沒有權力替警察代行執法,強行攔截販狗車輛,依規定要受到罰款、行政拘留等處罰,后果嚴重的,還要被追究刑責。志願者在高速路上攔截運狗車,涉嫌危險駕駛罪。《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要處拘役,並處罰金。這幾名攔截運狗車的志願者,名為保護動物,實質上卻充當了法律破壞者的角色。用僭越法律的方式去攔截運狗車,這已然陷入魔怔,將自己送入法律禁區。志願者要明白一個道理,哪怕運狗車是違法的,也不能以罪抗罪,以暴易暴,逾越法律去實踐動物保護,去高速路上不惜以生命代價攔截運狗車輛,是違背法律的“鬧事”行徑,這條紅線不能突破。

小蔣隨想:一些動物權益保護人士存在偏執傾向,他們認為自身行為是正義的,奉行“偏執狂才能生存”,懷有倒逼性維權目的。對於這類人的舉動,道不同者很難理解。偏執乃至暴力有兩個層面的結果——首先是打破四平八穩,極端行為將引發社會質疑與關注﹔在此基礎上,如果社會思考偏執與極端的成因,可能催生相關法律的進步與權益維護水平的提升。后一種情形也是某些人士看重的,這進一步增加了劍走偏鋒的威脅隱患。遏制偏執與極端帶來的隱患,減少倒逼的沖動,正當的執法與維權渠道必須更給力更暢通。就本例而言,“報警無效”可能是志願者決定駕車攔截運狗車的轉折點。警方為何沒能及時接警與出警,我們不得而知,但志願者曾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想法。志願者駕車與運狗車“較量”,將自身置於危險之中,也給其他社會車輛與人員帶來風險,已然涉嫌違法。另一方面,運狗車硬撞志願者車輛,是否涉嫌故意傷害?要體現法治公正,警方必須認真調查,公平裁決。此外,警方此前為何沒有及時出警,也該有個說法。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