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用“創新驅動”叩響“造福人類”的未來

宗國

2016年11月17日08:1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一夜水鄉好夢,曙光唱著晨曲,叫醒了一個牽動全世界鼠標的互聯網小鎮。11月16日,世界各地的大咖,伴著“櫓聲欸乃,小橋流水”,走上街頭,涌入會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視頻講話。“互聯網發展是無國界無邊界的,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必須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總書記道出人們的心聲,叩響世界互聯網大同的未來。

如今,互聯網已由一項前沿技術轉變為全球性的基礎設施,成為人類發展的全球共享資源。近兩年互聯網技術創新成果佔80%,不斷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在烏鎮,人們真切地看到這一改變。馬路跑著小型無人汽車,車頂雷達高速旋轉﹔街頭飛著固定翼無人機,圍觀者眾﹔烏鎮互聯網產業園裡,一位展示者帶著電子手套比劃手語后,手機發出了這樣的語音,“你要不要咖啡?要不要加牛奶?”……當“互聯網之光”照進小鎮生活,讓這個白牆黛瓦的千年古鎮煥發新魅力,成為全世界“互聯網+”的縮影和樣本。

“生活再也不是一天一天的枯燥循環。”移動互聯讓生活更美好,不僅是小鎮居民的親身感受,也是全世界人民越來越多的切身體驗。隻需輕輕點觸指尖,就能夠隨時隨地獲取信息、購買物品﹔穿梭城市,購物、租車、食宿,均可在線支付﹔偏遠山村,搭上電商“順風車”,山窩窩也能飛出“金鳳凰”﹔看病養老,借助“互聯網+”,現實的難與愁被大大消減……當互聯網技術創新不斷帶給我們驚喜時,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被前所未有的重塑著,並且這種改變還會繼續下去。

然而,放眼世界,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也日益凸顯。網絡空間裡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置身其外。世界范圍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犯罪等時有發生,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解決這些問題,國際社會需要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讓各國在爭議中求共識、在共識中謀合作、在合作中創共贏,在共贏中求大同,讓互聯網造福人類。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今日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網民、全世界最大規模的互聯網設施和最豐富的網絡應用。這樣的稟賦,讓中國能比其他國家先遇到各種問題,中國的決策者就有機會先去思考和尋找解決方案,總結出更多的寶貴經驗和建議,這一過程也恰是創新的產生過程。而且,中國堅持從人類的高度出發,從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著眼,致力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因而,“中國聲音”,引起國際社會積極響應﹔“中國方案”,樂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鑒﹔“中國貢獻”,贏得全球由衷點贊。

毋庸諱言,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核心技術依然是我們最大的“命門”,“在別人地基上蓋房”的局面仍未扭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清晰描繪了中國建設網絡強國的宏偉藍圖和實踐路徑,為推動我國網信事業快速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和行動指南。盡管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依然需要緊緊牽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突破核心技術的研發,中國才有望真正成為新一輪浪潮的引領者,才有實力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隨時以舉事,因資而立功,用萬物之能而獲利其上。”“創新驅動造福人類”不僅僅是世界共識,更應成為全球行動。在“世界互聯網大會”這一中國平台,作為東道主,我們有責任推動互聯網領域國際間的合作,匯聚智慧、驅動創新,放大互聯網正面效應,填平數字鴻溝,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帶來的紅利。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