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日前,童話大王鄭淵潔吐槽稱,自己在麗江古城因為沒有隨身攜帶“古城維護費”繳費憑証,遭景區工作人員阻攔和扣留長達十分鐘,對此,麗江古城景區管委會向問詢的記者回應稱,工作方式欠妥,將進行改進。
實際上,對於所謂的工作方式如何改進,筆者也頗替工作人員犯難。既然是收費公開,那麼就理應有隨機檢查的補漏措施,畢竟古城范圍很大,存在趁收票人員不在混入其中者也在所難免,那麼,隨機盤查也是查缺補漏、防范逃票的好辦法﹔既然是收費公平,必然是一視同仁,不存在對名人網開一面的情形,就算遇到像童話大王這樣的著名人物,也要視同一般人士,這才是公正公平的應有之義。因此,景區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欠妥將如何進行改進,倒真是個饒有興致的話題。
當然,筆者想說的並非工作方式問題,而是想著重談一談對“古城維護費”,亦即景區收門票一事的看法。印象中,從麗江古城開始收取古城維護費以來,就一直充滿了爭議。而就如同曾經收取門票,現在已經廢止的鳳凰古城一樣,麗江古城是沒有理由收取門票的,因為它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不應該成為某地方的搖錢樹。遺憾的是,這樣的“門票經濟”在許多地方仍盛行不衰,凡有可以收費的景點,有關部門往往樂此不疲。這其中,經濟利益是最大訴求。
其實,就是真要算經濟賬,也建議當地政府算一算,減免門票引來的游客,他們的住宿、購物、飲食等消費所帶來的收入,和因為收取門票導致的客源減少,兩相權衡到底孰優孰劣,這筆賬相信不難算清,而再加上公共利益的維護、社會輿論的聲浪,這樣的砝碼一旦再加入進去,決策的天平向哪邊傾斜不言自明。一度收費的草原天路在僅僅過了二十天之后即取消收費,就是最好的例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