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除貧困日系列評論

【專家談】以精准扶貧踐行共享發展理念

葉興慶

2016年10月17日09:36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幫助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補齊的短板,是踐行共享發展理念題中應有之義。

實事求是地講,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扶貧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國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回顧我國農村的減貧歷程、展望我國農村未來的減貧前景,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深入分析:

從經濟增長的涓滴效應來看,我國經濟持續30多年的快速增長讓大多數人受益,並擺脫貧困。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1979-2015年,我國GDP年均增長9.6%,農業生產年均增長4.4%,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6%。這是37年來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的最重要基礎。特別是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早期階段,經濟增長的涓滴效應和減貧效應尤為明顯。1979-1985年的7年間,我國GDP年均增長9.8%,農業生產年均增長6.5%,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2%,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人減少到1.25億人,農村貧困發生率從30.7%下降到14.8%。用7年時間把農村貧困發生率減半,最根本的力量是農村改革釋放出的增長潛能。

從包容性增長看,實施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幫助邊遠地區和農村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隨著經濟增長的推進,涓滴效應出現遞減,主要原因在於,實施沿海率先開放戰略這一外在因素和區位比較劣勢這一內在因素使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老少邊”地區未能及時搭上全國經濟增長的快車,城鄉二元體制阻礙農村進一步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為對沖涓滴效應遞減,我國從1999年起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強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2007年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已連續9年超過東部地區,全國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從2002年起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逐步在農村建立起各種社會保障制度,從2004年起實施農業補貼和主要農產品托市收購政策,從2006年起推進新農村建設,2010年以來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已連續6年超過城鎮居民,全國城鄉發展協調性增強。

從政府主導的專項扶貧規劃來看,國家拿出專項資金,瞄准貧困線以下的農村人口,取得了明顯的減貧效果。由於區位條件非常不利、人力資本極度匱乏,總有一部分鄉村和農戶,涓滴效應難以惠及,包容性增長難以覆蓋,需要靠政府主導的專項扶貧規劃幫助他們增加收入、擺脫貧困。早在1982年,我國政府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安排“‘三西’農業建設專項補助資金”,對甘肅的河西、定西和寧夏的西海固地區進行開發式扶貧。1986年,我國政府提出要對“老少邊”地區實行特殊的扶持政策,並成立專門的政府機構、安排專項扶貧資金。1994年以來,先后實施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

在過去30多年間,涓滴效應、包容性增長和政府主導的專項扶貧規劃,各有各的功能、各自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是我國有效減貧的重要途徑。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受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影響,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也將下降,經濟增長的涓滴效應將進一步減弱。包容性增長的主要措施,如以工業化城鎮化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持續提高農產品相對價格,將面臨嚴峻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無論是“十三五”期間使扶貧標准線以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還是未來更長時期在我國推進2015年后發展議程、消除絕對貧困和改善底層40%人口的收入狀況,都需要加大政府主導的專項扶貧規劃的實施力度,特別是要實施精准扶貧戰略,使貧困鄉村和貧困農戶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

(責編:王倩、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