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花錢找“代跑”更令人擔憂的是“自欺欺人”

嘉懿

2016年10月12日14:54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最近,不少長沙師范學院的學生,都在暗暗叫苦,原來是新學期學校引進了一款手機運動軟件,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完成120公裡的跑步裡程數。更令大家頭疼的是,打卡記錄還將與體育課成績挂鉤。因此,伴隨著新規開始實行,校園裡一種新的業務也應運而生,替人代跑,5元一次,打卡付款。(10月12日 北京青年報)

運動本應該是一件快樂而充滿意義的事情,每天適當的運動不僅能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體魄,還是宣泄情緒的一種良好渠道,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可是現如今,運動在一些高校學生的眼中簡直就是“痛苦”和“折磨”。近來長沙師范學院制定了一項新的教學任務,要求每名學生每學期完成120公裡的跑步裡程數,打卡記錄將與體育課成績挂鉤,面對“政策”自然就有“對策”,一項“代跑”業務由此催生。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多的學生課余時間都選擇了窩在寢室,久而久之大家都成了“溫室的花朵”,運動能力差強人意,一跑就受傷,一動就氣喘的現象著實普遍。近來,在體能測試和運動中猝死的案例不在少數﹔不少成績優秀的學生因體育成績被卡在“評優”門外﹔自體育成績納中中考成績之后,考前臨時抱佛腳,考前補體育的更是比比皆是,種種現象表明,目前高校學生的體能素質都亟待提高。

“代寫”、“代跑”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這些看似是“你情我願”的事情,但筆者以為,無論是“代寫”還是“代跑”,不僅僅是自欺欺人,更是一種個人誠信的缺失。別人可以代筆,但是“代”不來知識﹔別人可以代跑,但是“代”不來健康的身體。許多學生認為隻要完成學校的任務即可,孰不知是在坑害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悲哀”。

“代跑”本是一個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現象,而且無論是尋求“代跑”還是提供“代跑”的學生,都與誠信的做人原則相違背。高校應建立起嚴格的管理監督機制,用制度的剛性鏟除“代跑”在滋生的土壤。還應循序漸進的激發學生運動熱情,協助學生將體育融入生活,樹立快樂健身、終身健身的理念與習慣,才是真正的共贏。

高校為督促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制定了不同的要求,無論如何其初衷總是好的,還希望廣大的學生能夠理性看待,畢竟健康是屬於自己的,擁有良好的體質才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