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對1億元“小目標”,你當真了嗎?

蔣萌

2016年08月31日16:05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對1億元“小目標”,你當真了嗎?

背景:“想做世界最好是對的,但是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1個億。”2016年華人首富王健林的霸氣語錄近日在網絡上流傳,廣大網友紛紛表示,被首富的“小目標”震撼了。

中國青年報發表王石川的觀點:魯迅先生說過,窮人絕無開交易所折本的懊惱,煤油大王哪會知道北方撿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災區的飢民,大約總不去種蘭花,像闊人老太爺一樣。上述比喻的邏輯正可以用來說明不同資產人群的認識差異。不是每個人都能賺上1億元,但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也有為夢想而努力的自覺。那些投身於創業大潮的年輕人,一定會有人成為富豪。年輕人擁有了更開闊的視野,也面臨著更澎湃的商機。互聯網、新能源與環保、金融服務等行業已成為創富的新風口。這兩天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段子刷屏:“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解讀,筆者認為這是提醒每個人找准適合自己的努力方向。如果一味空談,就會離掙1億元的目標越來越遠。當然,金錢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指標,普通人隻要不辜負青春,就能獲得自己的“小確幸”。

小蔣隨想:掙多少錢不是憑心裡想或嘴上說,要靠實干與水到渠成。干好了,弄成了,別說1個億,保不齊你就是下一個王健林﹔干砸了,弄糟了,投資血本無歸也說不定。有風投大咖說過,投不投一個項目,取決的因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點是“看人”,創業者的領導力、執行力、韌性等品質至關重要。如果創業者擁有良好潛質,一些東西會在不經意間、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來。倘若有人只是夸夸其談,上來就說我能掙1個億,聽者的感想多半是呵呵。創業者的基礎是“業”,搞好“業”才會產生利潤這一結果,沒有“業”什麼都是空談。所以,設定目標隻能關注於“業”,這也是全社會關注創業與就業的原因。王健林是財大氣粗,但他並非“人生導師”。對於他的話,草根兒不能太當真。比如,王健林曾開玩笑說:給兒子5億上當20次,干不好就回萬達上班。王思聰隨后風趣回應:5億已被騙完,下次請早。王首富覺得賠5億元都不算啥,1億元能不是“小目標”嗎?有些事如果你當真,就已經輸了。

踴躍離婚買房者為何不怕假戲真做?

背景:隨著樓市調控傳聞不斷被放大,上海離婚買房也進入白熱化放量沖刺階段,上海多個婚姻登記中心出現協議離婚高峰。因為要離婚的人太多,靜安區民政局下發通告,每天限號50個,浦東、徐匯等地的民政局也出台類似規定。

南方都市報發表尼德羅的觀點:為了多買一套房,或者少交一些稅,離婚這樣的辦法成本低廉、操作難度小。在房子的壓力之下,那些在婚禮上淚流滿面的新郎新娘,恐怕結婚時的憧憬遠沒有離婚時那麼有目標感。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走入婚姻是受到社會驅使,隨波逐流的成分很大﹔但每一個走向離婚的人,都是經過極其慎重考慮的,而且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從這一角度來看,離婚比結婚更符合理性選擇的定律。公然大加貶斥為了買房而離婚的人,可能捍衛的不是婚姻,而是夫妻之間的那種庄重感。不過,婚姻最能打動人的地方,其實就是那一種不可替代的親密關系。進一步推論,假如雙方的親密關系不變,婚姻作為一種形式,也許就變得不再重要。事實上,為了房子敢於離婚的人,不是因為感情不好,恰恰是因為感情很好,才敢使用這一方式。當然,也不能排除離完真的復不了的,所謂“離婚有風險,登記需謹慎”,任何事情都有黑天鵝事件。

小蔣隨想:在單位還“分房”的年代,就有人為了多分一套房而離婚(當時的規定是,夫妻雙方隻能分一套政策性分房)。那時候,房子還不像如今這般值錢,就有人通過離婚的方式多佔房子,且不懼旁人說三道四﹔現在,一套房子的價值比許多人掙一輩子工資都高,在拆遷時為了多得房子、在政策調控下為買多套房而離婚更是屢見不鮮。所以,為房離婚不是近年才有。一些人為何敢為房離婚?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覺得有了更多套房子,自己的腰杆更硬(在協議離婚時,不要房子的一方可以要求多分得現金與存款,並且有資格在拆遷時另外分房或再買房,離婚時“獨佔”既有房產的一方更不會吃虧)。哪怕假戲真做,一方拒絕復婚,基於對房價上漲的預期,憑借擁有房子這種大宗資產,分手的雙方在征婚市場上都具競爭力。另一方面,現代人不願意湊合過日子,如果發覺配偶有“二心”,在雙方都能多獲利的前提下分手,反而是一種“雙贏”。離婚變為一種多獲利的機會,這可能超出了管理者的預料。這之中,道德說教是空洞的。對別人的感情生活,旁人犯不著“咸吃蘿卜淡操心”。在為房離婚者看來,這是“合理利用規則”。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