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糊涂——從唐朝風雲人物揭秘中國政治傳統

2016年08月31日09:5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今天推薦這本書名字叫《歷史不糊涂——從唐朝風雲人物揭秘中國政治傳統》,是評論君李拯書寫唐朝歷史人物的隨筆集。這本書試圖通過14位唐朝人物(人物群體)的深入剖析,最后對中國的傳統政治文化進行理性的反思,形成一幅揭示中國政治傳統的認知圖景,並對中國古代的歷史周期律作出一種解釋。今天,我們特此刊發這本書的前言,以饗讀者。

——編者

時間的力量

李拯

我曾在北京郊區的潭柘寺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千年古樹前面排起了頂禮膜拜的長隊,其中有白發蒼蒼的老人對著古樹閉目祈福,神情專注,良久方罷。我被這個場景深深震撼。 

那隻不過是一棵樹木而已,為什麼能夠激發人們最為深沉的敬畏之心?又是什麼力量賦予了這棵樹木超越自身的精神特性?顯然,古樹粗壯的樹干、茂密的枝葉只是從審美的角度增添了情趣,並不能自在自為地產生精神的飛躍。我思來想去不得其解,后來突然意識到,或許正是這棵古樹裡面凝聚的時間,才讓人們感受到一種更高的價值和存在。 

人們在這棵樹下冥想、祈禱或禮拜,寄托的對象並不是這些有形且繁茂的枝葉,而是這棵古樹歷經滄海桑田而積累下來的時間,是它經歷的無數個夕陽西下、清風朗月和人事輪回。這棵古樹,不過是變動不居的時間所代表的一個具象符號,而人們向古樹祈禱,實際上是在向時間表達敬畏。

一個人、一棵古樹,這樣一個意象再恰當不過地揭示出人類精神的秘密:時間擁有一種更為本質的力量,而人類在內心深處對這種力量存有敬畏。

環顧世界,再沒有哪個民族比中國人對時間和歷史更加敏感、更為重視的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未曾斷代、在幾千年裡保持了連續性的文明體系,而且中國古人注重書寫歷史、延續歷史。黑格爾也承認,“歷史必須從中國帝國說起,因為根據史書的記載,中國實在是最古老的國家”,“中國‘歷史作家’的層出不窮、連續不斷,實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中國人生活在歷史之中,精英階層也以青史留名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歷史所代表的時間之軸是中國人的精神寄托。

直到今天,年輕人仍然能夠從司馬遷的《史記》中獲得啟迪,從李白、杜甫的詩歌中尋找美感。正如杜維明所言,傳統思想將永遠存在於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正因此,時間的延續、歷史的視角是思考中國的基座。美國漢學家孔飛力早就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化隻能基於中國自己的條件,而不是其他國家的經驗。因此,與走向未來一樣重要的是回歸傳統。 

而回歸傳統,首先應該理性地認識歷史和傳統。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裡面說過這樣一句話,“橘黃色的落日余暉下,一切都被蒙上一種懷舊的色彩,哪怕是斷頭台”。這句充滿了詩情畫意的話,其實飽含著深刻的方法論智慧。就像落日的余暉一樣,時間的累積本身就會因為厚重而產生一種溫情,而這種溫情有時候會讓人不自覺地忽視歷史錦袍上的虱子,只是關注錦袍自身的美好。或者說,越是古老的事物,越是能夠勾起人們內心的美好想象,而這有可能導致人們不假思索地將傳統浪漫化或者完美化。歷史之中,既有豐富的智慧,也有深刻的教訓。

因此,回歸傳統的前提是客觀地、理性地認識傳統,而在傳統之中孕育未來,既包含對傳統的自然延伸,也包括從傳統中得到的反思和教訓。本書中選取的14個唐朝人物(人物群體),其中很多人是時代思想的精華,是傳統文化裡面王侯將相、才子佳人的理想代表,也有一些人窮凶極惡,書寫他們故事的著作不勝枚舉,道盡了他們人生的各個層面。但本書只是採擷他們人生中最閃光的一個點或者窮極一生的困惑,並以此觀察他們的思考與掙扎,最后對中國的傳統政治文化進行理性的反思,形成一幅揭示中國政治傳統的認知圖景。 

中國政治傳統中最具有本體意義的問題或許是:偉大且美好的文明,為何難以走出治亂興替的自我循環?就像唐朝命運所展示的一樣,唐朝曾經創造出當時世界上最輝煌的文明,最后仍然陷入了自我瓦解,而它之后的歷朝歷代仍在延續著“自我重建、自我毀滅”的劇情。歷史不僅僅是忠實的記錄者,更像是一個鐵面無私的審判者。歷史從不糊涂,也不會打盹小憩。古代的那些帝王將相稍有懈怠,它都會了然於心,並啟動治亂興替的機制,創造新一輪的改朝換代。歷史不糊涂,任何人都別想蒙混過關。

本書不是一部學術著作,因此不追求宏大而嚴密的邏輯體系,它只是想通過一個個人物的掙扎或困惑,去觸及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或許本書的結論並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贊同,甚至還會遭到尖銳的批評。但是結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給大家提出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所展現出的歷史景深和某些字句給人帶來的靈光一閃的啟示。淺閱讀能從本書中體會治理藝術,處世之道與命運無常﹔深閱讀能從中領悟政治與人性中的深層奧秘,而文字本身還能給人帶來一種穿越歷史的美好體驗。看見什麼或許言人人殊,但觀察的視角卻應該盡量多元化,這本書就力圖展示出不一樣的視角。 

博爾赫斯曾引用這樣一句話,“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對新事物的認識無非是一種回憶”。其實,無所謂過去、現在與未來,因為現在就包含著過去,也預示著未來。因此,歷史不是關於過去,而是關於現在和未來。或許,這本書呈現的14個唐朝人物(人物群體)的命運軌跡,能夠讓人們透過時間去凝視永恆之物,既在歷史之中,又在歷史延伸的未來之中。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