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老拿高考狀元說事,真不是個事

李曉鵬

2016年08月05日09:38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老拿高考狀元說事,真不是個事

  近日,澎湃新聞搞了個全國22個省(區、市)的應屆36位高考狀元的問卷調查,在志願填報一項,高達61.11%的狀元最喜歡經濟類科系,33.33%傾向管理類科系,8.33%選擇哲學,各有2.78%選歷史學和教育學,而農學、醫學、軍事學類均無人問津。

  針對無人問津的三項專業,已經看到有兩份解讀,一篇是“悲哀!高考狀元竟然無一人學醫”,另一篇則是“高考狀元為何不學軍事學”,作者覺得“一陣悲涼”。估計,第三篇“高考狀元為何不學農業”已在路上,作者可能還是“一陣悲涼”。在我看來,這是對高考狀元這一名號的過度解讀。

  現在的高考狀元含金量其實是大大縮水的。這些年,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高中畢業生有了名校推薦、自主招生、提前錄取等多重機會,一部分極為優秀的尖子生被提前掐掉,現有的高考狀元,已經不能代表高中畢業生的最高水平。高考狀元的出現,偶然性很大。比如考試的時候狀態好,考試的題目恰好被押中了等等。所以狀元根本不能作為一個指標,來衡量這屆高中畢業生有沒有懸壺濟世的理想,或者有沒有精忠愛國的情懷。從人才發展規律來看,取得行業領先成就的,往往在中學時期不是最頂尖的學生,而是中等偏上的孩子,這就是所謂的“第十名現象”。高考狀元的選擇,真的沒必要這麼關注。

  高考狀元傾向於經濟、管理類專業,不僅僅是中國特色,更是世界潮流。這並不能說明少人問津的專業,就沒有發展的空間。恰好相反,我們在經濟、管理領域並沒有出現德魯克等頂級的大師,也未能取得多少世界頂級的研究成果。反而是那些所謂“無人問津”的領域,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出現了一大批頂尖的專家,搞雜交水稻的袁隆平、搞量子通訊的潘建偉、搞氫彈結構的於敏以及殲20、太行發動機、中國神盾艦等成就,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這說明,高考狀元選不選,跟專業發展沒有一點關系,大人們又何必如此糾結呢?

  高考學子填不好專業,真正需要反思的不是家長和孩子,而是學校和專業本身。近年來,北大清華為了爭奪高考狀元,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雖然這樣做,只是給這兩所名校錦上添花,爭個虛名而已,不值得鼓勵。但兩所學校面對招生市場的主動性,是其他學校和專業應該學習的。

  中國高等教育普及率依然較低,而我們的專業設置又過多過細,中國家長幾乎沒有多少專業背景,在選專業這件事上,很難幫到自己的孩子。而一個高中畢業生,要從幾百上千個專業面前,找到適合自己人生發展的選擇,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所以隻能選擇那些耳熟能詳的經濟和管理類。這至少說明,那些“少人問津”的學校和專業,沒有在高中生中更好更有效地開展專業教育和市場推廣工作,不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這些學校和專業。如果這一點能夠做得更好的話,相信調查結果會是另外的模樣。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