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天價拖車,趁“禍”打劫為哪般?

宗國

2016年07月30日09:1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日,央視曝光了一例歷經8個月還未解決的拖車費糾紛。去年11月,北京大貨車司機王允禮與另外一輛貨車相撞,經救援公司拖車8公裡,竟要收取拖車費12.87萬元。今年5月,北京海澱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但並未宣判。拖車費之天價,維權時間之長,對王允禮來說,無異於“二次車禍”。

先說執法細節。車禍發生后,王允禮要自行尋找救援公司,但交警不讓,代他叫來北京永君順達救援公司。原本國家發改委與交通運輸部有過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指定救援機構。而現場交警違規的善后行為,挂鉤天價拖車費的產生,難免不激發公眾對官商“勾肩搭背”的負面猜疑。其中有沒有“利益雙簧”?事關政府公信力,需要交警部門回應公眾關切。

再說救援過程。從法庭審理來看,該救援公司在王允禮不明價格的情況下實施救援,違反了程序規定﹔收取拖車的相關費用,超出同行公司價格的2至5倍不等,單是裡程拖車價,也遠遠超出物價局的規定。此外,庭審出示的証據表明,該公司還存在收費欺騙現象。如果說攫取暴利是該行業的市場規律的話,那這必定背離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宗旨。

實際上,“天價拖車費”是個老話題。河北,15公裡停車24小時收了2139元﹔湖南,不到20公裡的路程需繳納3.6萬元的救援費用﹔廣東,一起車禍的吊車費用就開出了 6萬元……此類新聞頻頻出現在報端網絡。梳理行業亂象,蓋因有的地方公路救援服務進入門檻偏低,有的地方變相指定“沾親帶故”的救援公司,有的地方某一路段事實上被一些救援公司壟斷。凡此種種,反映出地方貫徹國家規定沒有落實落細的“堵點”,公共應急救援服務缺位的“盲點”,相關監管缺失的“痛點”。

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相關部門對問題麻木不仁。湖南對一起天價拖車費的糾紛處理,贏得了網友一致點贊:相關部門責成救援公司清退涉事員工,並向當事人賠禮道歉﹔追究車輛救援站負責人責任,將其調離崗位﹔追究救援公司責任,扣除其履約保証金2萬元。反觀北京,從2011年起,媒體屢次曝光“永君順達”救援公司收取天價拖車費的丑聞,直到現在,也不見有追責措施,變相地縱容了其趁“禍”打劫的行為。

遏制天價拖車費,不僅需要呼吁價格標准的出台,還需進行制度建設的努力。我們發現,每每碰到天價拖車糾紛,物價局總會說,他們隻管開業審批,規定裡程拖車價,自定價格不歸其管轄。交管部門則說,無權干涉收費標准,標准應由物價局判定。互相推諉中產生了責任斷裂。因此要對症下藥,重續責任鏈條,就需進行頂層設計,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給資本帶上制度的緊箍。惟其如此,相關部門才能以有擔當的管理為司機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北京這起“天價拖車案”,還未宣判,王允禮仍需繼續等待。但我們要看到,他已經為此事折騰了8個月,期間未能回老家過春節,生計受到影響。正義公平的陽光能否照耀,趁“禍”打劫的天價拖車還要橫行多久,讓我們拭目以待。但有個共識十分明確,莫讓天價拖車費拖散了政府的公信力,拖走了司機群體的獲得感。

(責編:王政淇、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