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门诊名称不能马虎
山东省青岛市 于保月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关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聚焦医疗机构门诊命名中的各种乱象,明确依法合规、科学规范、清晰准确的原则,受到好评。
一段时间内,有些医疗机构门诊名称随意、模糊、夸张甚至违反公序良俗的情况频频出现。以“国际医疗中心”“皇家妇产医院”为名自我标榜的有之,加入“神奇”“速效”等词语夸大诊疗效果的有之,套用“协和”“华山”等知名医院名称进行“山寨”的亦有之。相关部门出台文件进行规制,有利于遏制乱象,营造健康有序的医疗环境,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维护医疗行业整体声誉和形象。
增进医患交流互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就要从规范名称这样的细节和小事入手。真心实意为患者着想,不搞套路、不造噱头,实实在在把病看好、把服务做优,才能真正赢得口碑与信任。
“AI+广告”重在规范
北京市朝阳区 肖 雪
当前,AI大模型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这也衍生出一类新的广告营销模式:商家通过生产AI“喜欢”的内容投放于平台,使消费者搜索关键词时,自家产品和服务的名称尽可能多地出现在AI的回答中,从而获取更多的曝光。
AI搜索与广告结合,有积极意义。AI为广告的精准触达提供了新途径,且与传统广告相比,经过AI比较、分析的结果往往更有针对性。然而,这其中也潜藏风险。比如,混入AI搜索的广告更加隐蔽,无法像传统广告那样被清晰标识;不法经营者将此作为投放虚假广告的通道,更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倘若放任这些乱象,AI搜索就会损失可信度,甚至成为滋生有害信息的温床。
趋利避害,除了监管部门发挥作用,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平台等必须更有担当。加强审核与管理,通过技术手段甄别并遏制操纵AI回答内容的行为,既是对用户负责,也是在为自身长远发展积累“信任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0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