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以政策暖阳驱散重度残疾人家庭的阴霾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破解重度残疾人士托养照护难题,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深切关怀,。
重度残疾人及其家庭长期承受着较大压力,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特别是“十四五”期间,相关事业取得了显著发展。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6月,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此次《意见》出台,在深化既往工作的基础上,立足各项创新举措,为未来相关服务的提升下了一步“先手棋”。
《意见》以问题为导向,打通托养照护的难点和堵点。当前,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仍面临多重梗阻:居家照护中家庭成员能力有限,日间照料机构与专业人员数量不足,集中托养照护机构服务技能参差不齐。对此,《意见》精准施策,从制度设计到落地实施构建了全链条解决方案。宏观层面,以“保障基本、分级分类、服务可及、持续发展”为原则,明确服务对象覆盖范围,优化服务内容,着力补齐短板,打造覆盖各类重度残疾人及家庭的托养照护网络;微观层面,通过支持家庭履行照护责任、增强居家服务功能、推进日间照料、提升机构能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举措,激活个人、社区、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热情,推动托养照护服务供给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对重度残疾人的帮扶力度。针对重度残疾人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以及服务提供者的问题,《意见》打出政策组合拳。资金保障方面,鼓励各地统筹彩票公益金等资金倾斜支持,完善经济困难家庭补助政策,强化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政策的衔接;政策扶持方面,加大设施建设与土地场地供给支持力度,对社区服务机构减免场地租金,将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认定范围。这些举措既为困难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也为服务提供者注入了发展动力。
社会发展的温度,往往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上。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问题,是千万家庭的“急难愁盼”。《意见》的出台,为这一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份阳光、少一份愁绪,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幸福美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