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人民时评)

随着越来越多“试点经验”转化为“中国标准”,服务业开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引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写下生动注脚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推出体检、康复、医美等国际医疗旅游全链条服务,吸引不少游客光顾。自试点国际医疗旅游后,博鳌乐城不仅吸引28家跨国药企设立创新中心,更带动国内高端医疗设备研发投入增长200%,成为中国医疗对外开放的“超级接口”。
服务业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从2015年开始,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分3批在11个省市开展,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从北京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扎堆注册,到上海自贸试验区外籍医师执业备案“立等可取”,再到博鳌乐城“不出国门用上新药”,开放试验田里硕果累累,不仅更好满足了居民在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领域增长迅猛的新需求,也为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2024年,11个试点地的服务业吸收外资2932亿元,约占全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一半。
为加快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制度创新成果,不久前国务院批复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新增9个试点城市,提出155项试点任务。服务业扩大开放提速加力,展示出我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的坚定决心,成为我们做好自己的事、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的重要见证。
服务业扩大开放提速加力,就要瞄准经营主体日常经营、跨境投资等活动的实际需要,打通堵点难点,释放动力活力。比如,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免予外汇登记,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绿色低碳等领域符合条件的外籍专业人才在特定区域提供服务,便利境外人才入出境与从业执业。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深水区开展攻坚,有力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束缚,服务业扩大开放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更多澎湃动力。
既然是试点工作,就要结合试点地区的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既鼓励地方在优势领域先行先试,也引导地方在具体任务、实施路径等方面开展错位探索,促进创新成果的互补互鉴和系统集成。比如,四川成都基于科研院所资源和西南区位优势,推出“双千万”激励和优化外商投资环境“20条”措施,吸引跨国企业设立研发总部;上海自贸试验区则推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转化为国内改革实践。随着越来越多“试点经验”转化为“中国标准”,服务业开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引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写下生动注脚。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当更多居民能在家门口享受国际水准的教育医疗,当小微企业通过跨境服务贸易登上世界舞台,当普通百姓的“需求清单”不断被优质服务填满,“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便成为生动现实。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作用,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同向同行,必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开放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5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