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加快推进游戏出海正当其时

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时指出,“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整个产业链布局。”
近年来,国内动漫游戏、数字创意等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逐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与此同时,我国对游戏产业的政策指导越发有力,中国游戏企业市场布局不断完善,中国游戏全球化征途加速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为12163.35亿元,同比增长3.31%;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
游戏行业作为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要一环,展现了强大的市场活力。当前,“技术创新”和“文化融合”是中国游戏发展的显著特点,且已成为中国游戏行业发展的“双引擎”。
电子游戏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前沿科技密不可分。先进的游戏引擎技术、图形渲染技术及AI驱动的智能优化方案,不断地提升游戏品质,使得中国游戏在全球市场更具吸引力。同时,游戏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推动着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进步。在5G、芯片、AI等关键领域,游戏技术更是发挥着“试验场”作用。虚幻引擎的实时渲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工业仿真和智慧城市建设;游戏AI的训练方法为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领域提供了新思路。此外,游戏产业还催生了庞大的就业市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数字文化产业就业报告(2020)》显示,游戏、电竞、直播、网络文学等领域涉及就业人数约3000万人。凭借蓬勃的发展态势,游戏在更大范围内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已经走向世界,对世界各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游戏凭借其互动性、沉浸感,成为跨越语言和文化壁垒的“数字桥梁”。天美工作室先后与甘肃敦煌、四川成都、陕西华县等近30地携手共创,每次都能让全球上亿玩家领略敦煌文化、古蜀文明和皮影艺术的魅力;《黑神话:悟空》凭借纪录片级的画面和重构的西游世界观,掀起全球文化热潮。游戏不仅是娱乐产品,更是文化传播的“新媒介”。作为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代表,游戏正通过IP运营、跨界协作、衍生经济等路径,构建起多元化的生态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从欧洲议会全会吹响电子游戏发展“集结号”,到日韩加澳等国家加快布局电子游戏产业;从微软以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到索尼加速布局元宇宙内容生态,游戏或将被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入口”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中国也在积极探索,多个部委出台游戏相关政策举措,鼓励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影视剧和游戏等“走出去”,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为游戏出海提供制度保障。腾讯等中国游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游戏出海的领头羊,并在全球游戏格局中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
《三角洲行动》上线便登上160多个国家及地区应用商店免费榜榜首;《暗区突围》系列全球累计注册超过1.8亿;《鸣潮》登顶App Store 107个国家及地区免费榜……当全球玩家在虚拟世界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游戏成为数字时代的“文化使者”,中国游戏越发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让全球玩家爱上中国游戏”,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征途中,唯有坚守创新内核与文化自信,中国游戏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