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热评:谨防风筝线变“夺命线”
2025年03月31日11:16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春日送暖,和风习习。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参与户外运动,放风筝成为不少人踏春游玩时的首选。但近期发生的多起风筝线“割喉”事件,让放风筝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受到了舆论关注。
细小柔软的风筝线,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一把隐形的利刃,这根“夺命线”着实让人感到惊悚。市面上销售的风筝线多为腈纶、丙纶、尼龙等材料,细线直径只有0.2~0.5毫米,粗线直径为1~3毫米,看似纤细柔软,但拉力极大。一些飘荡在低空的风筝线在阳光下几乎透明,颜色与场地背景相近很难被察觉。例如,河南安阳汤阴县一名男孩骑电动车前往图书馆时,颈部被横跨道路的风筝线割伤。医生表示如果再偏半厘米触及大动脉,后果不堪设想。
不止于此,除了会误伤他人,有时风筝线还会缠绕在电线上引发放电或短路,误入铁路线网逼停列车,误入机场周边“禁飞区”干扰航班起落。公共安全不容小觑,放风筝也需时刻绷紧“安全弦”。
目前各地对城市中放风筝并未进行明确规定。关于放风筝区域,当前法律主要在铁路、电力、航空等特殊领域有一些禁止性的规定。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一些市民往往对园区禁止放风筝的规定视而不见,稍有不慎伤害他人的同时,也给园区管理带来了麻烦。
杜绝风筝“横冲直撞”,需要政府、社会、公园管理方、公众等各方的高度重视。清晰划分放风筝的区域,明确风筝自身的标准等。通过明确法规和标准,从源头防范隐患,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各方也要加强对在公园禁飞区放风筝安全隐患的巡查,及时制止违规放风筝的行为,将潜在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放风筝者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或者公园等场所的要求,选择合适场所放风筝,确保不给他人带来危险。
看似轻飘飘的风筝线,带来的安全隐患却不小。大家在享受美好春光的同时,要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游玩环境。
(责编:徐玉涵、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