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立足当下与着眼长远的关系(专家观点)
2025年02月20日06: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青海地处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物种、基因、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生态安全地位极为重要。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海南州痛定思痛,处理当下经济发展与长远生态保护的关系,无疑是算清了政绩这笔账。
处理好绿水青山与民生福祉、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立足当下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是创新思维的体现,也是打开产业升级的钥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海很多地方已有相关探索:德令哈市关停柏树山石灰岩矿区小企业、实施生态修复后,柏树山独特的风光吸引游客露营、打卡,德令哈也成为“青甘大环线”上的网红点位;乌兰县河东村曾经沙尘暴多发,经过两代人治理,如今村道两旁是连片的青杨林,河东村成为国家森林乡村。依托持续优化的生态环境,村民们运营起撒拉族民俗风情园,吃上了文旅饭。
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潜绩和显绩的关系,是践行正确政绩观、创造新业绩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需要正确政绩观的指引。前进道路上,要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放眼长远认真研究,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想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好,使一切决策和工作着眼于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经得起人民检验。
(作者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0日 13 版)
(责编:白宇、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推荐阅读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