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人民网评

人民网评:农资先行,筑牢春耕“保障网”

孟 哲
2025年02月13日08:59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人勤春来早,田间农事忙。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近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相继发布通知,对春耕农资供应、化肥保供稳价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农资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春耕备播,农资先行。湖北麻城全市供销系统已储备各类化肥1500余吨、农药300余吨、种子100余吨,全力满足全市春耕生产需求。在山东德州武城县武城镇,农业服务公司将肥料直接送到农户家中,还联合其他企业和农技专家,开展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服务。各地供销合作社作为农资供应的“主力军”,不仅早早做好农资储备,还不断优化配送服务,让农资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农民手中,为春耕生产送去“及时雨”。

春耕农资供应,保供稳价是关键。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粮食”,其价格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收益。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对化肥保供稳价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可以看到,各地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响应通知要求。有的企业为确保春耕肥保量又保质,做到所有春耕肥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有的地区通过建立农资直供体系,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农资价格。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化肥市场的稳定,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资打假同样也是春耕备耕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暴利,常常制售假劣农资,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不仅强调了农资农机保障的重要性,还提出毫不放松抓好农资打假等具体工作。这意味着,各地不仅要“早动手”“快动手”,确保农资的充足供应,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配农资资源,避免浪费和短缺。比如,春耕前,组织专家和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机手调试检修作业机具,确保以最佳的性能、最好的状态投入春耕生产。同时,各地必须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

春耕备耕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生产、流通、储备到市场监管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各方面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扎实筑牢农资保障根基,广大农民才能信心满满地迈向田间地头,安心播种。

(责编:尹深、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