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起评:爆火春节档展现“内容驱动”重要性
春节档交出红火成绩单,“开门红”振奋人心。据统计,截至2月5日,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大幅刷新春节档票房最高纪录。总观影人次突破1.87亿,超2024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纪录。同时,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北美票房成绩,位列全球第一。
对观众而言,今年春节档是火热到一言不合就“售罄”;早场影厅几乎坐满,晚上十点还在排队,甚至得临时增加排片,火热程度可见一斑。这是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从内容创作到制作技术再到市场运营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
档期热不热,重点不在于影片数量,而在于影片质量。客观而言,今年春节档只有6部电影,不算多,但“一超多强”、个个能打,共同撑起了创纪录的好成绩。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单片贡献档期票房超五成,成为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顶梁柱”。《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也都是IP续作,凭借着对观众需求的精准回应,拿下不错成绩。
实践一再证明,没有什么类型、什么主题一定“老少通吃”“为王称霸”,重点是内容好不好、故事精不精彩。仅有IP、大制作、流量等是不够的,还得要看故事和人物的完整性,电影语言和形式创新的呈现能力。观众审美正从流量导向转变为内容导向,电影行业也要跟上。
还有一些细节值得关注。特效厅发挥独特优势,IMAX收获3.8亿春节档票房,创最高票房纪录。影旅融合方兴未艾,山东德州乐陵影视城因唐探热映迎来大量游客,河南安阳则借助热度推出“封神再现”系列活动。这些新变化、新趋势,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消费场景,也为电影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成绩确实可喜,思考也不能停。一是原创内容、IP的可持续发展。春节档6部影片中5部为IP续作或系列电影,原创新内容不足。一向表现稳健的“熊出没”系列,今年遭遇“魔童”强势冲击,票房表现也不如前几部。如何打破“续集魔咒”,如何开拓新的系列,这些都值得创作者和全行业深思。
二是春节档热度能否延续。春节档的火爆提振行业信心,但“集中消费”的短期狂欢能否转为行业持续火热的长期动力,关键还得看供需能否“两旺”。需求端的精细化、精品化趋势,不断呼唤细分、高品质的内容供给。更何况,吸引观众的、构成竞争的,不仅是同档期的其他电影,更是流媒体、短视频带来的巨大冲击。
头部效应加剧,导致中小成本影片生存空间压缩;档期票房红火,难掩非档期市场活力不足的问题。想让“开门红”变成“全年红”,甚至“年年红”,电影行业亟需从“档期依赖”转向“内容驱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